“秦大人說的是這個理!”
戶房參軍李大人點點頭,“當初撥給技院的那片荒地,本就是無主之地,銀錢也是從軍餉協濟的款項里走的,就算查起來也說得過去。現在最要緊的是穩住士族,別讓他們揪著不放。依下官看,派個人去跟林大人通個氣,讓他多約束些報名的百姓,別跟士族起沖突,咱們這邊再拖著彈劾文書,等學院建起來再說。”
“拖是能拖,可士族天天來府衙施壓,說要去京城告御狀,怎么辦?”
刑房參軍趙大人皺眉道。
“告御狀?他們也得有那個膽子!”
李大人笑道,“技院的圖紙是咱們府衙的匠人畫的,選址也是咱們幫著定的,真要鬧到上面,林指揮使那邊不說,咱們也脫不了干系。不如就說,技院是衛所籌辦的軍務設施,咱們地方官不便干涉,把擔子全推給林大人......反正他有王爺撐腰,士族也不敢真跟他硬剛。”
這話一出,不少官員都暗暗點頭。
李大人補充道:“還可以再給林大人透個信,讓他把技院的軍用部分擺到明面上,多弄些改良弩箭、鎧甲的圖紙掛出來,對外就說主要是為了軍務,民用部分只是附帶。這樣一來,士族再反對,就是跟軍務作對,咱們也好有個說辭。”
秦同知聽著,緩緩點頭:“都記住,嘴要嚴,千萬別把府衙合建的事漏出去。對士族,就說‘府衙已勸說林指揮使收斂,但他掌著兵權,咱們管不動’;對林大人,就說‘府衙會幫著穩住士族,但技院得盡快拿出些軍務成果,堵住悠悠之口’。兩邊都要安撫好,絕不能讓外人知道咱們摻了手。”
“那彈劾文書怎么辦?”有人問。
“壓著!”秦同知說道,“先給士族回話說正在調查,我再跟林大人當面商議。”
官員們紛紛應下。
畢竟府衙與林川早已綁在一條船上。
技院成了,府衙能得實惠;技院敗了,府衙也得跟著倒霉。
......
鐵林谷的碼頭邊。
新建成的貨船正隨著水波輕輕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