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坐在船頭的竹椅上,接過親衛遞來的府衙密信,掃了幾眼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他隨手將信紙折起塞進口袋,又把手中的魚餌拋向水中,引得一群游魚爭搶。
要在青州把技術學院做大做強,他早就安排妥當。
首要一點,便是官商勾結......
啊不,官商共贏。
那些士族們跳出來反對,嘴上喊著“敗壞風氣”“褻瀆斯文”的冠冕堂皇之語,無非是怕技院打破他們壟斷了幾代的技藝壁壘,斷了靠獨門手藝斂財的路子。
可官府才不管這些虛的。
這年頭,誰能給青州府繳納更多稅收,誰能幫官員們完成政績,誰就有足夠的話語權。
那些聯名上書的大戶,雖說在青州商界有些分量,各家都有幾分家底。
但要論真正的實力,如今青州境內,誰能大得過他林川?
誰能比鐵林谷的根基更厚?
別的不說,光是鐵林谷擁有的十幾萬畝良田,今年就為青州府提升了三成的官糧儲備。
更別提鐵林谷壟斷的山貨專營,半年上繳的稅收就占了青州商稅的近兩成。
再加上林川暗中掌控的數百家遍布州縣的商鋪,流水之巨,遠非那些單打獨斗的大戶可比。
這些賬,他早就在老丈人面前一筆筆算得明明白白。
待三縣封地上的冶鐵、紡織、釀酒等工坊全部建成,至少能帶動數千甚至上萬人就業。
一旦產能爆發,單是賣到中原各州府的烈酒和供應各個藩軍的鐵器,每年就能為青州府帶來數萬兩銀子的進賬。.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