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老夫子本就與李默氣味相投,幾番暢談下來,把個認死理的李默哄得樂不思蜀,整日沉浸在文墨雅趣之中,對林川在城外大興土木、招募工匠的舉動,竟無暇多問,更談不上掣肘。
林川這般費心周旋,并非怕了李默,而是另有考量。
一來,李默畢竟是鎮北王親派的監官,明面上的體面必須給足,若是貿然給他穿小鞋或是鬧到決裂,難免落個“抗命不遵”的口實;
二來,更關鍵的是,李默乃是鎮北王二公子趙景嵐的心腹。
趙景嵐在王府勢力中的分量不輕,尤其是軍權在握,與這位幕僚維持融洽關系,既是給趙景嵐留了情面,也是為自己在王府中埋下一條轉圜的后路。
這般借力打力,既穩住了監督者,又能放手推進自己的規劃。
這才是林川計劃長遠的治政之道。
沒過多久。
“青州技術學院”成立并廣招學員的消息一出,立刻在青州掀起軒然大波。
不少大戶聯合文士起草彈劾文書,徑直遞往青州府衙。
要知道,數千年來手工技藝始終秉持“口傳心授”的規則,“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更是行規常態。許多大戶的發家根本,就系于獨門技藝的壟斷。
而技術學院這類機構,歷來只附屬于官家營造司,招生全憑關系門路,從未有過面向大眾的先例。
如今青州技術學院竟然面向大眾招生,顯然是破壞了既定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