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一個(gè)勁向她哭訴:餓,姐姐我好餓!
她努力控制住情緒,抬頭望向蘇蓉。
她知道自己姐弟能不能活下去的關(guān)鍵,或許在這個(gè)強(qiáng)大、又有善心的姐姐身上。
“你叫什么?”
“阮阿花。”
阮阿花不忘介紹自己弟弟:“他叫阮成泰,啟過蒙,認(rèn)兩個(gè)字。”
她意思,她弟弟很聰明,有用?
蘇蓉笑意不達(dá)眼底:“好,你們姐弟幫忙處理野物,鞣制皮毛吧。做得好,我給你們合理報(bào)酬。”
阮阿花眼里閃爍出光彩,拉著弟弟,深深向她彎腰施禮:“謝謝姐姐!”
張如英倒想瞧瞧這獵戶女兒的本事,遞給她一把小刀。
阮阿花哄弟弟在邊上等,接過刀,手腳利落開始處理一只野兔。
蘇蓉等人在旁邊看,見這女孩確實(shí)是個(gè)干活的人。三兩下剝完皮,將肉剁成塊,便用獸尸開顱的腦汁鞣制皮毛。
大家看得一陣齜牙咧嘴,她渾不當(dāng)一回事,明顯熟能生巧。
而阮成泰也不閑著,知曉在旁邊給姐姐打下手。幫忙撿點(diǎn)骨渣,撫平獸皮什么的。
甚至見著肉,沒有吵嚷要吃。這倒讓蘇蓉對他的評價(jià),高上一分。
可能只是往日被家人慣壞了,以后好好教,還有挽救余地。
有阮阿花開頭,周圍注意動靜的流民們紛紛往前湊,爭先恐后表示。
“我們也會收拾野物、鞣皮,小姐,請讓我們幫忙!”
“干完能不能分只狼腿?一只野雞或野兔也行!”
“一碗稀粥……”
“謝謝小姐方才施粥,我愿意免費(fèi)幫忙……”
蘇蓉留下喊話稀粥和免費(fèi)的。將還沒干活,便討要狼腿及雞兔的人全部趕走。
這種不懂感恩的人,記住嘴臉,下次施粥也沒份!
并不是所有弱者,都值得可憐和幫助。
那些人自然心知肚明怎么回事,臉帶慚怍、或者怒氣的離開。
人多力量大,很快十來只野物,變成條條大小不一的肉塊,用鹽碼住,火烤半干,用草繩栓起來堆放在馬車角落。
盡管蘇蓉讓張如英做足準(zhǔn)備,買了不少粗鹽大料,也耗得差不多。在下一個(gè)城鎮(zhèn),她們必須補(bǔ)貨。
蘇蓉給參與幫忙的,無論大人小孩,每人發(fā)一斤糙米,三指寬一條肉。阮阿花姐弟,多給兩張大餅。
喜出望外的流民們,跪下來直沖蘇蓉磕頭。
無論如何,有了這點(diǎn)糧食,她們又能撐過好幾天。
蘇蓉一行攜帶的三麻袋口糧,少了一袋,換來堆積成小山的熏肉干,也不覺得很虧。至少他們不用一直呆在這里收拾獵物,能夠很快起程。
跟隨馬車的流民,少了部分,剩下的人品更值得信賴。
晚間隊(duì)伍停在又一處荒郊野林扎營,裊裊炊煙,這次不單是蘇蓉一行的鍋里,飄出肉香米香。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