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聞城到了!”商隊出高低不一喊聲。長途跋涉劫后余生的人們大聲歡呼著。
夏國和羅姆突厥開戰以后這里駐軍增加到了兩萬五千人。若非因為補給困難行軍司還可能派更多人馬駐扎在這里。畢竟護聞城的位置是極端重要的。它向南是頂著伽色尼國都的一柄尖刀向東掐著伽色尼軍隊出入天竺北部最重要的山口。它是一根釘死伽色尼突厥的釘子伽色尼軍隊不攻克它就不可能襲擊河中的廣大腹地。
望見傳說中護聞城標志性的高山商隊眾人不禁加快了腳步道路兩旁也漸漸有了些生活的氣息。李邕看到一處低矮的圍墻中果樹枝葉繁茂他認出了枝繁葉茂的葡萄和石榴樹。農家院落插著稀疏的籬笆一叢叢郁金香令人驚艷地盛放著。然而因為沒有水源灌溉圍墻和籬笆之外大部分土地仍是寸草不生的。
“這就是護聞城?”有人驚呼了一聲:“城墻怎么如此奇怪?”“這是倉城嗎?”
李邕抬起頭一看不禁瞇起了眼睛護聞城已經和他記憶中大不一樣。原先護聞城的城墻是沿著山脊修筑的如同一條盤在群山之的巨蛇。而現在夏國在原先的城墻又加筑了復雜的炮壘。炮壘和城墻融為一體從遠處外看炮壘仿佛是三角形的到了近處時才現還有兩支角楔進城內每一個炮壘單獨看起來都是五角形。登高遠眺整個城墻好像一朵盛開的花仔細觀察李邕才現護新筑的堡壘遠比他想象的更為復雜除了炮壘之外還有各種城壕胸墻等工事。
“誰出的主意啊?”李邕指著城墻撇了撇嘴“這種品味?這種怪樣子的?”
“我們苦干了整整兩年才把城墻改造成這個模樣尺寸稍有偏差都不行。改建城墻的時候除了輜重司的監工還有火器司的人盯著聽說這種營造法式是新任的火器司趙將軍定下來的。”細柳軍行軍長史蔡端友道“城墻沒有死角最利于鐵桶炮揮威力。”他手指了指城內中心位置寺廟高聳的塔尖“火器司還想把寺廟拆了建一座安置巨炮的zhongyang炮壘可是相府反對說這樣干的話非激起當地民變不可火器司只好作罷了。”
李邕吃驚道:“什么時候火器司變得這么厲害了?”
“形勢比人強啊。”蔡端友唏噓道“守城用炮攻城用炮野戰用炮海戰還是要用炮而且團練軍那邊還大量的要人現在火器司可不是從前了到處都在搶人。聽說他們趙將軍還被宋國給扣下來。”他心照不宣地笑了笑低聲道“嘿嘿不過經過幾次演練那炮壘防御確實不錯城墻下面幾乎就是死地依我看伽色尼突厥若敢來攻打隨便放個幾千人守城他們就要崩掉牙齒了。我們正參照此城的營造法式在本州各處水源附近修筑倉城有了保障領取授田的百姓就會漸漸多起來了。”
“是啊。”李邕感慨的點點頭“百姓扎下了根這塊土地才算是我國的。”他極目遠眺護聞城四面皆是廣漠荒涼的狂野夏國奪取護聞城已十多年了和伽色尼突厥反復交戰原住百姓逃亡不斷新來的移民又少此地反而比十幾年前更加荒涼了。
............
趙行德等人乘船順江而下到了潤州后向北進入運河船行不遠便至揚州。揚州是東南僅次于杭州的大都會因此淮南東路又稱為揚州路。本來揚州船場是建在長江邊的不需折入運河但趙行德只是路過此地而已讓揚州學政、知州、防御使等一干人等到瓜洲渡相見他就顯得太傲慢了。將來還有一批水師的軍官要和地方官府打交道的。
馬援、劉谷等年輕軍官一大早就聚在前甲板滿懷期待等候樓船靠岸。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咱們應了這句當浮一大白。”
“咱們來的真是時候楚地五千里瓊花只有一株。現在正是瓊花開花的時令不知有沒有這個運氣觀賞一番。”“是啊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真是迫不及待地想見識見識啊。”
---------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