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萬勝!”
“大遼萬勝!”
片刻后,歡呼聲從御賬的周圍響起來,一浪高過一浪,越來越多的契丹軍兵知道了完顏阿骨打被擊斃的消息,有的解開皮襖,相互炫耀著胸口上刺著的部落記號,有的對著月亮高聲仿佛群狼嚎叫,有的興奮地跳舞唱歌慶祝,有的恨不得馬上就提刀上馬踏平金軍大營。今日一戰,在十幾萬金兵的攻打之下,遼軍苦苦支撐,平心而論,諸軍作戰不可謂不用命。最后雖然守住了第三道營壘,軍心士氣卻都不免非常頹喪。可突然之間,大敗轉為大勝,整個遼軍大營興奮得瘋。
金軍自從寧江州起兵以來,連戰連勝,本身已經積累了極大的氣勢,人人敢戰,絕不敗。而遼兵則視北伐女真為送死的畏途。耶律大石挾御駕親征之勢,遼軍的戰馬甲兵更勝過金國,也不能改變著微妙的心理劣勢。白日鏖戰數場,遼軍和金兵的實力本來相差得不大,只是遼軍總在關鍵時刻吃不住勁兒,便是為此。如今軍心大振,諸軍有了必勝的信念,就算和金軍再度交手,也不會輕易敗陣了。
耶律大石含笑意看著帳中諸將,大家都聽到了外面的動靜,他頗為滿意地點了點頭,沉聲道:“雖然擊斃賊酋,但女真賊向來悍勇,如今更是困獸猶斗,必定意圖報復王師。諸位切不可掉以輕心,往后這段日子日,各軍要謹守營壘,未得軍令,不可輕易出戰,以免中了敵軍的詭計。北院樞密使,......”
耶律鐵哥大聲道:“末將在!”
耶律大石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問道:“征上京道、中京道在兵籍的契丹男丁,除留下必要的守土之兵,還能有多少援軍?”
耶律鐵哥微一沉吟,答道:“尚可再十五萬援軍!”他明白,如今的局勢,陛下是準備獅子搏兔亦用全力,傾大遼之力,畢其功于一役,要將十幾萬金國主力留在遼陽。這個援軍的數字,已經將上京道、中京道在兵籍的契丹男丁征一空。假若宋國、夏國突襲西京道、南京道,遼國也無法派出援軍了。
耶律大石滿意地看著他,點頭道:“竭盡全力,從先五萬援軍前往沈州,交給東北面行營都統蕭查剌阿。倘若放跑了女真賊軍,朕唯他是問。還有,找到蕭塔赤,讓他回軍,協助蕭查剌阿斷敵歸路。”
“遵旨!”耶律鐵哥大聲道。心想,陛下是決心要全殲金賊了,東北面行營蕭查剌阿麾下原有七萬之眾,除了一萬五千宮帳騎軍,蕭塔赤所率領三萬騎兵也是北院軍中的精銳。若再五萬援兵,東北面行營大軍就達到了十一萬。金兵就算是一頭猛虎,疲敝的歸途遇上這一群蓄勢已久的餓狼,恐怕也要難逃被撕碎的結果!
耶律大石的語調鏗鏘,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其余十萬援軍,盡快來北征大營。援軍未到之前,還要諸位都督眾軍,以靜制動,金賊若不北逃,我軍便緊守營壘。凡事不可大意,讓金賊鉆了空子。待十萬援軍到達,金賊的士氣疲敝,糧草也該消耗差不多了,我軍便可一戰而定遼東!”
“末將遵旨!”耶律鐵哥絲毫不敢懷疑他的判斷,至于金賊為何不會退兵,為何會逗留在遼陽,是否能如愿在援軍到來后再展開下一次會戰,這些念頭,只在他的頭腦里飛快的閃過一瞬,便被對陛下的深信不疑所抹殺。作為北院樞密使,現在他只要做一件事,就是把陛下交代的每一件事辦得最好,絕不容許出現一絲的疏忽!
全遼國在兵籍的契丹男丁不過七十余萬而已,如今先后奉調北征的軍兵已達四十五萬之眾,再加上轉運糧秣的民夫,遼國可稱得上是傾國力于一戰。困擾遼國多年的北方女真之患就要徹底解決,諸將都熱血沸騰,紛紛大聲應道:“臣等遵旨!”“末將等當為大遼效死!”“陛下英明神武,必定大破金賊!”
耶律大石滿意地點了點頭,又勉勵了諸將一番。眾人退去后,獨留下北院樞密使耶律鐵哥,耶律大石臉上的笑意漸漸變冷,緩緩道:“今日金賊攻破我軍兩道營壘,全賴一個人的指點,這個人叫趙德。”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