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如果被迫長期處于集中狀態,將給后勤輸送造成極大的壓力,是有經驗的將軍共知的常識。對于每一場戰爭,行軍司都會竭盡所能地爭取擴大戰果,而輜重司則列出各種理由拖后腿,以降低后勤補給負擔。皇帝這本人兼任名義上的大將軍,輕易不會表意見,丞相府的態度,在這時候就重要起來。
“國內秩序井然,百姓的富庶和安居樂業,并非是沒有代價的啊。”柳毅的光移向窗外,一行大雁輕盈地滑過蔚藍的天空,毫無留戀地向南方飛去。
對夏國這樣疆域極度廣大的國家來說,當戰爭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后勤就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柳毅毫不懷疑,軍士們能夠忍饑挨餓十天半個月的戰斗,甚至三個月上年都可以,但是如果數年的時間,大概就會有疲憊和怨了。長期以來,夏國都是以分散軍團的駐地來盡量減少必須輸送的軍需,每個方面軍司不過配置了五個軍團,兩萬五千軍士而已。而且極少安排兩個軍團駐扎得過于靠近。和平時期,每個軍團會將接近一半的兵力分散到各個縣去。
只有這樣,軍需供應才不會給邊境州縣造成太大的壓力。遭遇優勢的敵軍的突襲時,夏國軍隊通常是以駐守當地的少量軍士帶著團練兵采取守勢。待軍府集合大軍之后,再起一場短促而猛烈的反擊,進而追擊進入敵國境內展開報復行動。另一個方案則是先制人,每當農忙季節前,軍府會集中兵力進入蠻夷境內,預防性的清除威脅。
“可惜軍士們不像飛鳥一樣,可以動輒橫跨千萬里。”柳毅站起身來,隨手拿起一只鉛筆,在身后的夏國疆域圖上比劃了一下。皺著眉頭,大致估計從河中的倉儲到黑海東岸,再到蘆眉城的距離,這樣綿長的距離上維持持續補給,對丞相府道路曹和大將軍府輜重司將是異常嚴峻的考驗,“不管是羅斯人還是大食人,都是到處燒殺搶掠,占領蘆眉城后,為了收攏人心,還要輸送賑濟當地居民所需的糧食。”
“出兵蘆眉的時機至關重要,動手早了,蘆眉人尚未到危急存亡的時候,不會接受我國的占領,動手晚了,被大食軍隊搶了先手,要奪下蘆眉就付出更重的代價。”柳毅沉吟著,從桌上堆著的卷宗里抽出一份來,打開卷宗,是一份曾經用蜜蠟封印的密信。蘆眉國的皇帝阿里克賽一年前給夏國皇帝陳宣寫信,再次請求夏國為蘆眉提供一支雇傭軍,人數在8oo到25oo之間,他承諾付給慷慨的報酬,將給予夏國商人在對西方貿易的許多特權,還許諾夏國的商人在蘆眉享受更低的賦稅。
蘆眉國是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和中心,但因為軍區制度的敗壞,已經陷入使用雇傭軍來保衛國土,為了籌集高昂的軍費,不得不加大對百姓的壓榨,進一步導致本國的自耕農兵源枯竭的惡性循環。“前車之鑒啊。”柳毅的手指敲打著那封密信,維護軍士制度的穩定,夏國長治久安的基石。
他沉吟片刻,站起身來,拿著裝有密信的卷宗,披上大衣出門。虎翼軍的衛隊長王昭乾躬身敬禮,問道:“丞相將去何處?”
“去林泉宮,覲見陛下。”
柳毅一邊說,一邊大步朝門外走去,丞相府的馬車隨時都停在外面,他鉆入車廂,隨手關上車門。馬夫啪地甩了一下響鞭,馬車便朝著林泉宮馳去,馬車的后面,王昭乾等十名虎翼軍騎衛列做兩隊,跟隨著馬車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