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室,燭火通明。
房內只有三個人,郭獨射、孫策、周瑜。
那方被無數人覬覦,甚至引發了一場亡國之禍的傳國玉璽,此刻就安安靜靜地擺在案幾上,溫潤的玉石在燭光下,反射著幽深莫測的光。
孫策的目光,幾乎就沒離開過它。
“老師,您剛才說……要把他扔出去?”孫策終于忍不住問道,語氣中充滿了不解和不舍。
“這可是傳國玉璽!是天命的象征!當年父親為了它……”
“你父親為了它,差點命喪襄陽。袁術為了它,剛剛尸骨未寒。”郭獨射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眼皮都懶得抬。
“怎么,你也想試試?”
孫策被噎了一下,吶吶道:“學生不是這個意思。只是覺得,此等神器,如今在我等手中,若是就這么扔了,豈不可惜?”
“公瑾,你說呢?”郭獨射看向一旁的周瑜。
周瑜沉吟片刻,謹慎地開口:“父師,伯符所,亦有幾分道理。玉璽雖是禍根,卻也是大義的旗幟。若運用得當,或可為我等所用。”
“比如說?”
“比如說,我等可將玉璽妥善保管,秘不示人。待將來時機成熟,再昭告天下,明先將軍并非抵押,而是代為保管,如今物歸原主。”
“如此,可彰顯我孫氏乃漢室忠臣,受命于天。”周瑜說出了他思考許久的穩妥之策。
郭獨射聽完,輕輕地笑了。
他放下茶杯,目光掃過兩個江東最頂尖的年輕人。
“一個匹夫之見,一個書生之怯。”
毫不客氣的評價,讓孫策和周瑜的臉上,都有些掛不住。
“伯符,你只看到了這東西表面的光鮮,想著拿它來裝點門面,恨不得現在就昭告天下,你孫家才是天命所歸。”
“你這是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自己身上,告訴曹操、袁紹,快來打我啊!我這里有寶貝!”
孫策的臉,瞬間漲紅。
郭獨射又看向周瑜。
“公瑾,你倒是想得周全,想著藏起來,等以后再用。可你想過沒有,這天底下,有不透風的墻嗎?”
“袁術以玉璽稱帝,天下皆知。如今我們奪了壽春,玉璽就在我們手上,這也是天下人公認的事實。你藏著掖著,就是心虛!”
“別人會怎么想?會想你孫策是不是也有樣學樣,想學袁術,在江東關起門來做皇帝?到時候,臟水一樣會潑到你身上,你百口莫辯!”
一番話,說得周瑜也是面有慚色,躬身道:“父師教訓的是,是公瑾思慮不周。”
“那……那依老師之見,這玉璽,到底該如何處置?”孫策徹底沒了主意。
這玉璽,拿著燙手,藏著招疑,扔了可惜,簡直成了一個無解的死局。
郭獨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那抹熟悉的,混合著嘲諷與智珠在握的笑容。
“這東西,是什么?”
他指著玉璽。
“是寶貝,也是屎盆子。”
這個粗俗的比喻,讓孫策和周瑜都愣住了。
“你自己拿著,早晚惹得一身騷。你偷偷扔了,別人會說你作賊心虛。所以……”
郭獨射拖長了聲音,一字一句地說道:
“我們不僅不能藏,不能扔,我們還要大張旗鼓,敲鑼打鼓地,送出去!”
“送出去?!”孫策和周瑜異口同聲,滿臉的不可思議。
“送給誰?”
“誰現在拿著天子,我們就送給誰。”郭獨射的眼中,閃爍著算計的光芒。
“曹操?”周瑜瞬間反應過來,“父師的意思是,將玉璽獻給許都的天子?”
“不。”郭獨射搖了搖頭,“是獻給曹操。”
“獻給天子,那是忠臣所為,我們把名聲送給了天子,好處全讓曹操得了。”
“他拿著玉璽和天子,‘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更加名正順。”
“而獻給曹操,性質就完全變了。”
郭獨射站起身,在大堂中踱步,一個堪稱“毒計”的方案,在他口中緩緩成型。
“公瑾,你馬上以我的名義,再寫一封信,派使者送到許都去。信,要寫給曹操。”
“信里就說,我主孫策,忠勇無雙,討平國賊袁術,于偽宮中尋獲傳國玉璽。”
“聞聽曹司空忠心耿耿,挾天子以安天下,勞苦功高。我主不忍獨占此奇功,愿將此國之重器,與曹司空共享。”
周瑜聽得眉頭緊鎖,這聽起來,不就是去投誠示好嗎?
“但是,”郭獨射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了狐貍般的笑容,“我們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孫策急切地追問。
“玉璽,乃國之重器,神圣不可侵犯。想要迎回玉璽,必須顯示出足夠的誠意。”
郭獨射伸出一根手指。
“請曹司空,沐浴焚香,齋戒三日,然后,從許都出發,三步一拜,九步一叩,親自,走到壽春城下。”
“屆時,我主孫策,必將親手將玉璽,奉于司空之手。”
“噗——”
孫策剛喝到嘴里的一口茶,直接噴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