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完全超出了你的預想。
朱興明自以為朝政的體制,已經趨于完美。
實際上,則是漏洞百出。
更讓朱興明瞳孔收縮的是,報告提及,約在一年前,對方曾以“修建別院”為名,通過漕幫的渠道,一次性購買了遠超實際用量的木料,而其中一部分,最終運輸的目的地,并非其老家,而是,西泉縣附近的白蓮教活動區域
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那些所謂的木料就是軍械,也沒有證據顯示吳三桂直接參與其中,但所有的線索,都像一條條隱形的絲線,最終似乎都若有若無地指向了那個雄踞山海關的總兵。
吳三桂-獻華妃入宮-華妃及其家族成為宮內宮外的潛在紐帶-華妃兄長利用特殊身份經商,建立溝通關內外的渠道-渠道被用于向白蓮教輸送資金和軍械。
一條模糊卻令人毛骨悚然的鏈條,在朱興明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吳三桂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扶持白蓮教攪亂中原,他好從中取事?還是與關外某些勢力達成了協議,意圖里應外合?
朱興明感到一股巨大的危機感撲面而來。吳三桂手握重兵,鎮守要害,若他真有異心,其危害遠勝十個通天教主!
“陛下,是否立刻拿下華妃兄長?”駱炳請示道。只要拿下他,嚴刑拷打,不難找到突破口。
“不!”朱興明立刻否決,目光幽深:“切勿打草驚蛇!對方不過是個小卒子,抓了他,只會讓真正的幕后黑手警覺隱匿起來。”
他走到輿圖前,目光死死盯住山海關的位置。
“吳三桂,”朱興明喃喃自語。在沒有鐵證之前,他不能輕易動一個手握重兵的邊關大將,那可能引發難以預料的動蕩。
“駱炳。”
“臣在。”
“繼續給朕盯死華妃兄長和他所有的生意往來,特別是與關外的聯系。動用一切手段,給朕找到他運輸軍械的直接證據!還有,嚴密監控所有與山海關吳三桂部的文書、人員往來,但有異常,立刻報朕!”
“是!”
“另外,”朱興明補充道,“加強對長春宮的監視,華妃那邊、朕要知道她最近一切動靜,見過什么人,說過什么話。但要做得隱秘,絕不可讓她察覺。”
“臣遵旨!”
駱炳領命而去。乾清宮,朱興明獨自佇立良久。
他發現,自己正在揭開一個可能遠比想象中更為龐大的陰謀。從宮闈到朝堂,從邪教到邊關,從漕運到關外,這張網編織得如此之深,如此之廣。
而吳三桂,這個在原本歷史軌跡中留下了“沖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的復雜人物,在這個時空里,似乎也正沿著某種危險的軌跡滑行。
朱興明深吸一口氣,無論對手是誰,無論陰謀多大,他都必須將其徹底粉碎。
他怕的不僅僅是吳三桂,而是遼東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