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氣人,朱興明也想鼓搗一些蒸汽機(jī)啊,火車啊之類的東西。畢竟,科技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嘛。
可是,本宮做不到啊。
“父皇,兒臣明日想出宮。”
崇禎一愣:“出宮?你剛回來就想出宮,興明,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父皇,兒臣發(fā)現(xiàn)了一個人才,此人,將來定然會成為一個清官。”
人才,大明朝最缺的就是人才。一聽說這個,崇禎皇帝終于來了興趣:“哦,此為何人?是有治國經(jīng)略之才,還是有上陣殺敵之勇?”
朱興明沉吟了一下:“恐都不是,此人人品端正,大公無私。若能主政一方,定會是個清官。”
崇禎皺了皺眉頭:“你這是跟朕要官來了,我問你,你怎知其人品端正大公無私的。這世上最難懂的就是人心,或許人家只是投其所好,故意示好與你呢。”
朱興明沉默,半響才道:“父皇,兒臣以人格擔(dān)保,此人絕對能成為一個秉公執(zhí)法造福于民的清官。實際上,兒臣已于年前便認(rèn)識了此人,且將他安置在了京城。這已晾了他大半年了,兒臣也是這才想起,是以想求父皇給此人賜個官職。”
對于買官賣官一事,崇禎皇帝素來都是深惡痛絕的。拉幫結(jié)派結(jié)黨營私,更是引為大忌。
兒子公然問自己要官,崇禎心里多少還是有些不爽的。可既然兒子開了口,他還是說道:“說罷,所要何職?”
“良鄉(xiāng)縣知縣。”
這個官職不算大,一個地方郡縣。只是,良鄉(xiāng)縣乃是順天府下,屬于京畿周邊郡縣。
崇禎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點頭:“好,朕答應(yīng)你。不過,半年之內(nèi)此人若是做不出政績,朕便罷了他的官職。”
朱興明舉薦的人是誰,正是當(dāng)初進(jìn)京趕考的那個書生尤侗。此人春闈的時候,沒能趕上科考。這其中就是因為一個女人,陳圓圓。
尤侗是戲曲大家,他曾與陳圓圓一面之緣后,便對其念念不忘。終是耽誤了前程,為此差點跳河自殺。
若不是在醉仙樓遇到朱興明,此時的尤侗還不知道怎么樣了。
當(dāng)初,朱興明和湯若望在醉仙樓議事,恰巧碰到落魄的尤侗。于是讓旺財會了鈔給掌柜,讓尤侗居住在醉仙樓。
這一晃大半年過去了,若不是恰巧這次回京遇到了陳圓圓本人,他還真差點忘記了這個書生。
歷史上的尤侗雖然在清朝為官,可是他剛正不阿,勇于向權(quán)貴開刀。法律嚴(yán)格仲裁,曾經(jīng)對一些為非作歹的滿人施以刑罰。為此得罪了不少權(quán)貴,郁郁一生。
這種人,正是目前大明朝廷所需要的。因為朱興明不知道此人能力如何,只能給他個知縣試試。而且,這已經(jīng)是朱興明的最大能力了。
即便如此,崇禎多少還是有些不樂意的。從乾清宮出來,朱興明又去坤寧宮拜見了母親周皇后,自然免不了被周皇后一通埋怨。倒是坤興公主偏袒哥哥,夸贊朱興明厲害。
朱興明笑笑,匆匆離開坤寧宮,又去了慈寧宮懿安皇后那里。在自己的皇伯母這里,懿安皇后張嫣對朱興明則是另外一番態(tài)度了。
朱興明的到來,使得懿安皇后極為高興:“興明,回京沒有挨你父母的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