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明非常的懊悔,當初不該這么做。他沒想到,老爹真的置入了危險的境地。
沒錯,崇禎皇帝確實被扔到了一個黑心的礦場。他就是被這些人牙子抓來的,在這黑礦廠中,要沒日沒夜的干活。把人的體能壓榨到極限,崇禎皇帝親身經歷了什么叫地獄。
麻木不仁的干活挖礦,反而使得崇禎皇帝想的更多。他的耳邊想起了兒子朱興明對他勸諫的那些話:
凡銀中國所出,浙江、福建舊有坑場,國初或采或閉。江西饒、信、瑞三郡有坑從末開。湖廣則出辰州,貴州則出銅仁,河南則宜陽趙保山、永寧秋樹坡、盧氏高嘴兒、嵩縣馬槽山,與四川會川密勒山、甘肅大黃山等,皆稱美礦。其他難以枚舉。
古代的百姓們早已找到了采銀之法,銀礦的開采多種多樣。比如說書中記載凡石山硐中有鉚砂,其上現磊然小石,微帶褐色者,分丫成徑路。采者穴土十丈或二十丈,工程不可日月計。尋見土內銀苗,然后得礁砂所在。凡樵砂藏深土,如枝分派別,各人隨苗分徑橫挖而尋之。上榰橫板架頂,以防崩壓。采工篝燈逐徑施镢,得礦方止。
凡土內銀苗,或有黃色碎石,或土隙石縫有亂絲形狀,此即去礦不遠矣。凡成銀者曰礁,至碎者如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鉚,其外包環石塊曰礦。礦石大者如斗,小者如拳,為棄置無用物。其礁砂形如煤炭,底襯石而不甚黑,其高下有數等。
然而,這些銀礦的開采都是伴隨著一段段的心酸血淚史。這些礦主們為了利益的最大化,那里還會顧及這些礦工的死活。他們雇傭打手,對這些礦工們肆意壓榨剝削。
銀礦坍塌,染病而亡,還有不聽從管束被活活打死者不計其數。這些黑銀礦中,這樣的事經常都在上演著。
而崇禎皇帝八成是別帶到了這樣的黑礦坑中去了,若是他堅持不下來,后果不堪設想。
更嚴重的還是官府的盤剝,官辦的銀礦同樣剝削嚴重。也有些私人的礦主為了利益和官府公然抗爭的。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浙江一帶,出身礦工的葉宗留曾因私自盜礦被罰做官府隸役。而后又靠行走四方積累了一小筆財富,開始雇傭了不少自愿投靠的工人。
甚至敢對官府放出“聽我采取,不聽殺人”的硬氣口號,以示對嚴禁私礦的鄙視。最后私自制造武器,據守山川險要與官府公然對抗。
所謂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前來彈壓的官軍大都死傷甚重。葉氏武裝干脆分兵兩路,一部分轉戰于福建、浙江交界地區,攻占福建蒲城、建陽、建寧、薄州縣和浙江的金華與武義。
另一路進攻江西鉛山,控制車盤嶺。所過之處的民眾紛紛響應,讓浙閩贛三省頓時呈星火燎原之勢。
一開始,這些礦工大多還是由軍戶、囚徒、流民和貧農共同組成。其中的軍戶地位稍高,但仍然免不了被官府盤剝。
大明王朝擁有世界一半以上的白銀,為何最終還是滅亡。究其原因,就是藏富于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