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崇禎皇帝多疑猜忌,可是滿朝文武對這個皇帝,無不敬畏懼怕。這一點,崇禎做的非常好。沒有一個做臣子的不怕皇帝,因為崇禎發起火來,連他自己都害怕。
朱興明就不行,他不過是仗著自己接受過的文明還有對歷史的一知半解,搶占了這個時代的先機而已。如果真要比起馭下之道,朱興明比崇禎差得遠。
年紀太小,是無法壓制住群臣的。除非,將來等他長大...
其實崇禎做皇帝也沒什么不好,有老爹給自己兜底。畢竟說破了大天,他們終究也是一家人。朱興明可以有時間,循序漸進的改變這個時代。
“興明啊,你說為何朕的治下,就沒有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呢。眼下這些流民雖可暫時安置,然后以后呢,以后還會不會有更多的災民,到時候,咱們拿什么去賑濟百姓。”
朱興明默然,這種倒霉事他也沒有辦法。好在,他回道:“父皇,等咱們皇莊的糧食,明年讓京郊的百姓全都種上。到那個時候,再多的流民咱們都能安置的了。”
朱興明說的沒錯,若是不出意外。這些皇莊的糧食能作為明年春耕種子的話,即便是小冰河,這些糧食也能應付。
紅薯和玉米的高產,比起靠天吃飯的粟米,耐旱耐澇的特性絕對能使得百姓扛過來。
崇禎也懂得這個道理,現在他愈發的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無論如何,皇莊的糧食絕不能動,絕不能。”
皇莊的上萬畝紅薯秧子都被收割了起來,這些紅薯秧子為賑災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這些紅薯秧子,這些流民非出大亂子不可。
直到現在,涌進北京城的流民終于減少了許多。不過北京城也變得臃腫起來,然后,氣溫驟變。
原本是深秋的季節,天氣本應很炎熱才對。這幾日,突然氣溫驟降,寒氣逼人。
甚至,一大早朱興明起床的時候,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
氣候的變化無常,使得朱興明也是大為震驚。他沒有想到,小冰河時期的天氣竟然如此可怕。這,可是秋天啊。
地里的糧食不收割,就會活活被凍死。凍死的糧食,是無法來年耕種的。
“快,快備馬,本宮要去皇莊!”
朱興明現在擔心的,是地里的那些紅薯。紅薯尚且埋在地里沒有收獲,這一場大雪,會不會將埋在土里的這些紅薯凍壞誰也不知道。
萬一因為這場極端天氣的冰凍,使得地里的紅薯凍壞腐爛,那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
偏偏這個時候,錦衣衛的李浩來報:“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天象異變,城中積雪甚厚。這些流民身單衣薄,又沒有御寒的地方,城中,已經出現凍死人了。”
這就麻煩了,小冰河時期不是蓋的,寒冷程度,遠超想象。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