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粥真的沒法吃,但凡有一口吃的人,是不會吃賑災粥的。
這玩意兒,是喂狗都嫌棄的。
可對于災民們來說,這些都是救命的。一天一頓飯,對于災民們來說其實已經算是不錯的了。朝廷,為此下了極大的力氣??墒前仓脝栴},還是遲遲無法解決。
紫禁城乾清宮,看著朱興明的奏報,崇禎皇帝適度的表示了他的滿意:“這么說,災民們都能有粥吃,后續的安置問題都解決了么?”
朱興明搖搖頭:“沒有,父皇?,F在是秋收,本是糧食大豐的時節。然這時候都有災民,這個冬天他們如何過活,來年開春他們如何過活,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崇禎一驚:“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朱興明再次的搖搖頭:“兒臣也沒想出什么好辦法,咱們只不過是暫時解了這些流民們的燃眉之急。能否扛到明年秋收之前,兒臣并無什么好辦法。”
小冰河時期造就的大面積糧食減產,是人口銳減的重要因素。餓死人的事,每天都有發生。
崇禎嘆了口氣:“自朕登基以來,天災頻繁。想是上天震怒,朕的失德所至。朕時常在想,若非興明你年紀太小,朕該把這皇位讓之與你?;蛟S,你來當這個皇帝,天下百姓則安寧的多?!?
明亡原因,始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以往的許多史學家們多從政治、經濟、軍事等角度進行闡釋,但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始從自然環境入手,以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認為小冰河是主因。
明朝的小冰河時期,全球共發生大規模叛亂與革命共達四十九次,第一次是在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從東漢末年至西晉初年,第三次是從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就是明清之間。
每一次小冰河時期的爆發,都會造成社會動亂改朝換代,進而導致人口銳減。
大明的糧食只有這么多,朱興明安置了這批流民,沒有動用皇莊存糧??墒沁@個冬天怎么辦,要一直延續到明年開春。這些流民的問題,都得得到徹底解決。
古人往往把氣候異歸咎君主失德,在西方則以宗教審判作為手段。
崇禎一朝幾乎都是奇寒無比的幾十年時期。這一時期的年平均氣溫都很要低,夏天大旱與大澇相繼出現,冬天則奇寒無比,甚至連廣東等地都狂降暴雪。
極度寒冷驟然加劇,糧食產量驟然下降。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后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并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
崇禎為此每每深深自責,他總認為是自己這個做皇帝的失德所至。甚至,他萌生了退位的想法。只是太子年幼,無法掌控朝政。不然,他還真想退位為太上皇。
朱興明聞大吃一驚:“父皇萬萬不可妄自菲薄,天災非父皇一人之過。若真如此,建奴一樣天災人禍不斷,蒙古一樣牲畜不繁衍,這些總和父皇沒什么關系吧。再者說了,先帝在位之時,不也是這樣么。可見這天有變換,根本與帝王的失德沒有半點干系?!?
兒子的一番話,使得崇禎心情稍稍平復了一些。朱興明不想當皇帝么,想。
他當了皇帝,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不像現在,許多事總是別處處掣肘。
可是他只是個孩子,即便是崇禎退位,滿朝文武有幾個能聽自己的。文臣武將,都不是他一個小小年紀的朱興明能壓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