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工匠的吃住行?!?
沈硯沒注意林川的表情,繼續(xù)說道,“工坊建成后,幾百名工匠要落腳,縣里可以在河畔建工匠營,蓋土屋,給工匠們居住。工匠營邊還要設(shè)市集,讓農(nóng)戶擺攤賣菜、賣糧,工匠不用出營就能買到東西,農(nóng)戶也多了收入。”
“要是工坊需要其他材料,比如鐵器的淬火用油、打磨的砂石呢?”南宮玨忍不住問道。
“縣里已統(tǒng)計過,津源有十二家榨油坊、八家砂石場,下官可以讓他們跟工坊簽長期供契,油價、砂價比市價低一成,但工坊必須優(yōu)先采購。要是哪家供不上貨,縣衙就取消他們的供契。這樣就能確保材料供應(yīng)穩(wěn)定,價格也實惠?!?
林川盯著被沈硯標注得密密麻麻的圖紙,笑了起來:“沈知縣,你這是把整個津源的資源,都給串起來了啊?”
“縣伯說的是?!?
沈硯躬身道,“工坊若能建在津源,是津源的福氣。下官做這些,一是幫工坊省成本,二是希望縣伯籌建的工坊,能讓縣里的百姓也都跟著討生活......礦工、木工、燒窯、農(nóng)戶,越多的人能靠工坊吃飯,津源的民生才能好起來......”
他一口氣說完,便靜靜等著林川的反應(yīng)。
林川和南宮玨對視一眼,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沈硯愣了愣,不知道兩人為何發(fā)笑。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破了洞的布鞋,遲疑著問道:“縣伯,可是下官哪里說得不對?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