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軒的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
用一個光鮮亮麗的民生工程,去掩蓋另一個中飽私囊的爛攤子,甚至還能為自己賺取巨大的政治聲望。
這種操作,既要有膽量,更要有頭腦。
但真正致命的,是第三部分。
東城區老棚戶區改造項目
當看到這個標題時,陸軒的眼神徹底冷了下來。
這份報告里,詳細羅列了蘇晚晴如何利用職權,通過一系列看似合規的操作,將這塊肥得流油的大蛋糕,最終切給了蘇家控股的“津北建設集團”。
從項目招標的暗箱操作,到拆遷補償款的虛報冒領,再到安置房建設中的偷工減料......一條條,一款款,證據鏈完整得無懈可擊,附帶的銀行流水和內部會議錄音,足以將蘇晚晴和她背后的蘇家相關人員,打包送進去踩一輩子縫紉機。
一個東城區改造項目,短短五年時間,硬生生將她從一個財政局局長,一路推上了常務副市長的寶座。
三十七歲,全國最年輕的女性常務副市長,這是何等耀眼的光環。
陸軒看到這里,忽然想起了她高中時把人打成植物人的“光輝事跡”。
這女人的狠辣,是從骨子里帶來的,從未變過。
只不過,年輕時是拳頭,現在換成了權力和腦子。
為了在四十歲前坐上那個位置,她確實是無所不用其極。
陸軒只粗略地翻了不到一半,后面的內容甚至都懶得再細看。
已經足夠了。這份長達七百多頁的報告,就是懸在蘇晚晴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劍柄,此刻正牢牢地握在他的手中。
他甚至可以預見到,當這份東西的一部分出現在蘇晚晴面前時,她那張一向冷靜自持的臉上,會是怎樣精彩的表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