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晚晴,當時還只是津河市財政局的一把手。
為了在履歷上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沖擊副市長鋪平道路,蘇晚晴展現出了她超乎常人的魄力和手腕。
她動用蘇家的關系網,在市里、省里多方游說,硬是把“老城改造”這個燙手山芋變成了自己的政治資本。
陸軒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這女人,確實是個人物。
報告的第一部分,便是那個號稱“民心工程”的老年文化體育中心。
ppt上附著項目規劃書、預算審批文件、以及建成后門可羅雀的實景照片。
初步投資五個億,后續追加八個億,總計十三億的龐大項目,最終成了一個只在特殊節日才對外開放、裝點門面的巨大擺設。
照片上,宏偉的建筑在夕陽下投出長長的影子,顯得無比孤寂和荒誕。
“十三億,就聽個響兒?”陸軒忍不住輕聲嗤笑。
他甚至能想象到,當年剪彩儀式上,蘇晚晴那張帶著公式化微笑的臉,背后藏著怎樣的算計。
這十三億里,有多少進了蘇家的口袋,又有多少變成了她向上攀爬的政治獻金?
然而,這僅僅是開胃菜。
緊接著,報告又列出了第二個項目——津河市重點級別的少年宮。
這個項目,就玩得高明多了。
初步投資十個億,后續追投十個億,總計二十億。
與老年中心不同,這座少年宮如今正高效運轉,設施先進,課程豐富,在津河市備受好評,是蘇晚晴政績宣傳中的一大亮點。
“一明一暗,一虛一實,玩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