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渠四句(加更)
站在御書房外,頗感心神不寧的昌平遠,看到御書房的門打開了。
馮玉臉上掛著笑容,說道:“昌大人,陛下召您進來。”
“是。”
很快,昌平遠便匆匆進入屋內,跪倒在地:“臣參見陛下。”
御書房中,蕭宇政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之上,過了片刻,才說:“起身吧。”
“是,多謝陛下。”
“馮玉,你先出去。”蕭宇政平靜說道。
“是,奴才就在外面候著。”馮玉臉上笑容不減,恭恭敬敬的退出了御書房。
屋中只剩下蕭宇政后,蕭宇政這才開口:“聽馮玉說,你手中有五千兩白銀?”
昌平遠深吸了一口氣,跪地磕頭,身為朝廷大臣,他當然知道蕭宇政的脾氣。
他不敢有絲毫隱瞞,恭敬說道:“陛下,臣有罪,這五千兩白銀,是有人試圖向微臣行賄,想要經戶部,批一筆絲綢給他們售賣。”
“臣動了貪念,萬死不辭,特來向陛下請罪辭官。”
“臣的全部身家,也都愿捐出,納入戶部。”
說完,昌平遠磕頭在地,恭恭敬敬。
蕭宇政起身,拿起旁邊的筆架,狠狠的砸在地上,大聲怒罵:“昌平遠你好大的狗膽,朕提拔你為戶部侍郎,是讓你貪墨這一點銀子的?”
“臣罪該萬死!”昌平遠不斷磕頭,心中反而是松了一口氣。
他了解陛下的秉性,蕭宇政破口大罵反而是好事。
“狗東西,朕不管你貪墨了多少銀子,明日一早,全部送到宮中,送到內帑。”
“是!”昌平遠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下來。
說到這,蕭宇政這才仿佛消氣,他沉聲問道:“你這次得罪了馮玉,難道就沒有什么想法?”
昌平遠聞,恭敬說道:“陛下,馮公公是您身邊的人,臣不敢有想法。”
蕭宇政沉聲說道:“現任戶部的何尚書,年事已高,戶部尚書一職,你和曹侍郎都挺合適。”
昌平遠急忙說道:“陛下,臣犯下如此大錯,尚書之職,自然是由曹侍郎擔任。”
“滾回去吧。”蕭宇政怒目瞪了他一眼:“若是再敢貪墨一兩銀子,朕剝了你的皮。”
“是,多謝陛下隆恩。”
昌平遠恭恭敬敬的退出御書房,看到屋外等候的馮玉,他也客氣的作揖行禮,這才離去。
馮玉回到御書房,彎腰撿起地上散落的筆架,臉上依舊是帶著笑容,說道:“陛下,您勿要生氣,這昌大人畢竟也是能吏,雖貪墨了一點銀子,但忠心可嘉……”
跟隨蕭宇政身邊多年,馮玉的嘴可是能說會道。
蕭宇政若是真的生氣,將昌平遠革職查辦,馮玉自然又會是另外一番說辭。
如今蕭宇政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說明不想嚴辦此人,馮玉自然不能再說昌平遠的壞話。
“明年戶部尚書一職,就由昌平遠擔任。”
聽到蕭宇政的話,馮玉心中微微一驚,但面容卻是不改,恭敬說道:“陛下圣明……”
馮玉心里也有些猜不透蕭宇政的想法。
陛下的確是痛恨貪腐之人,可昌平遠貪了五千兩銀子,革職查辦都算不錯,竟還給他升職了?
隨后,馮玉仿佛想到了什么,臉色微微變了一下,自己以后得少和這些朝中大臣走動了……
接下來的五日,東鎮撫司倒是沒有什么任務,姜云給韋懷安打了聲招呼,便安靜的在客棧中靜心修煉。
紅蓮教那邊,自從把白砂糖送過去后,也就再沒有聯系過自己。
不過也好,對于姜云而,無事一身輕。
姜云本就已經達到了道門七品辟谷境的巔峰,這五日修煉,雖然沒有五行法陣的加持。
這日清晨,姜云體內的法力,緩緩從筋脈中流淌而出,反而全部朝腹部匯聚而去。
漸漸形成一顆不大的法丹。
這便是道門六品內丹境。
各大體系,每個境界的劃分,都是有其明顯特點的。
譬如道門七品辟谷境后,按道家描述,可以不服雜食五谷,亦能精力充沛。
當然,這是吹牛的,真純粹不吃東西,體內沒有任何能力來源,時間長了,該餓死還是得餓死。
但三到四天吃上一頓飯,也不會感到饑餓。
形成內丹后,姜云便瘋狂吸食周圍的天地靈氣,納入內丹之中。
等他睜開眼時,已經是午時,房間中,許小剛不知何時,已經來到房間內。
許小剛坐在椅子上,眨了眨眼睛,看著姜云身上的氣質變化:“姐夫,你該不會告訴我,你已經到了道門的六品內丹境了吧?”
見姜云點頭,許小剛瞬間一臉幽怨的盯著姜云,這家伙絕對是個怪胎。
明明自己姐弟二人,剛到南州府時,他體內的法力才只有一丁點。
可現在,竟已經跨入道門六品內丹境。
困擾其他人的瓶頸啊,什么的,在姜云身上從來就沒有見到過。
仿佛只要慢慢修煉,體內法力達到后,就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
這樣的修煉速度,恐怕已經比得上儒,佛兩門內,最頂尖的天才了。
姜云起身,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
“你這幾日不是在國公府休息嗎?怎么也出來了?”姜云好奇的問道。
許小剛聳了聳肩,說道:“今日咱們有任務。”
“今天是塵明詩會的日子。”
“韋總旗接的差事,咱們三十多號人,得去塵明詩會巡邏。”
“韋總旗讓我來通知你一聲呢。”
塵明詩會?
他忽然想起,前幾日馮貝兒好像也來邀請過自己。
這塵明詩會在周朝,有兩百年的歷史了。
據說兩百年前,仁義學宮中,有一位名叫趙塵明的大儒,此人儒法大成,突破到儒家兩品正氣境,念詩便成刀劍,成汪洋,成高山,儒法浩瀚。
年關將至,恰逢當時的陛下壽辰,趙塵明只身前往大周王朝的東邊,跨過大河,來到東方妖國,斬殺三只大妖的頭顱回京。
當做壽禮,贈予當時的皇帝。
皇帝大喜,便令眾人以詩贊頌,久而久之,這習俗便流傳至今。
京中在年關前,便會舉行這塵明詩會。
雖說是仁義學宮舉行,但京中五大學宮的弟子,各大喜愛詩詞之道的大臣,都會前往。
算是京城內的一樁盛事。
姜云明白了,就是說大型聚眾的活動,讓咱們錦衣衛去當安保唄。
“塵明詩會可熱鬧了,晚點我姐也會帶姜丫頭去逛逛。”
錢不愁并未住在客棧內,他這段時間,大多數時間都住在北城兵馬司。
過年了,各個部門都很忙。
到了夜里,韋懷安所率領的三十余個錦衣衛,都換上了便裝,來到塵明詩會。
(請)
\n
橫渠四句(加更)
塵明詩會舉行的地點,是在內城的主干道上,寬有百尺。
整條街,燈火通明,兩側點滿燈籠,照得如同白晝,天色剛暗,內城之中,便有煙花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