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雙清澈的眼眸中,此刻燃燒著一種近乎虔誠的火焰,那是對知識的渴望,更是對理想的執(zhí)著!
“世子殿下明鑒!”蕭寒舟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卻依舊保持著沉穩(wěn),“學生出身寒微,深知民間疾苦。十年寒窗,懸梁刺股,僥幸得中狀元,于學生個人而,已是光宗耀祖,此生無憾!”
他話鋒一轉(zhuǎn),語氣變得沉重而堅定:“然則!學生更知書本上的學問是死的!詩詞歌賦,能抒懷詠志,卻填不飽饑民的肚子;經(jīng)史子集,能明理知義,卻治不了泛濫的江河,救不了染疫的百姓,更擋不住北燕南蠻的刀兵!”
他的聲音漸漸高昂,帶著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痛切和渴望:“學生親眼見過!見過水患過后千里澤國,餓殍遍野。見過瘟疫橫行,十室九空,良醫(yī)束手。見過豪強兼并,百姓流離失所,狀告無門。更見過邊關(guān)烽火,將士浴血,卻因糧草不濟、武備廢弛而飲恨沙場!”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灼灼地看著林臻,如同信徒仰望神明:
“學生不愿!不愿只做一個在翰林院里皓首窮經(jīng)、吟風弄月的清貴詞臣。學生所求,是真正的經(jīng)世致用之學,是能興修水利、治理河患的實學。是能改良農(nóng)桑、增產(chǎn)糧食的技藝。是能強兵富國、抵御外侮的韜略。是能明察秋毫、秉公執(zhí)法的刑名之術(shù)。是能通曉商賈、繁榮市井的經(jīng)濟之道!”
他雙手抱拳,對著林臻深深一揖,聲音帶著懇求和無比的堅定:
“學生聽聞,世子殿下學究天人,不拘一格!皇家書院所授,包羅萬象,皆為利國利民之實學,學生心向往之!懇請殿下收留,允學生在殿下身邊,潛心學習,不求聞達,但求他日學有所成,能以一技之長,報效朝廷,福澤黎民!此乃學生肺腑之,天地可鑒!請殿下成全!”
一番話,擲地有聲!
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虛偽的客套,只有赤誠的理想和務(wù)實的追求!
將寒門學子的困境、對現(xiàn)狀的不滿、對未來的渴望,以及對林臻所代表的新學之路的向往,表達得淋漓盡致!
書房內(nèi)一片寂靜。
浣碧站在一旁,看著這個年輕書生眼中燃燒的火焰和那份赤子之心,眼中也流露出一絲動容。
林臻靜靜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直到蕭寒舟說完,保持著躬身行禮的姿勢,他才緩緩站起身。
他走到蕭寒舟面前,目光深邃地凝視著這個比他年輕許多、卻有著遠超同齡人清醒和抱負的狀元郎。
半晌,林臻的臉上,緩緩綻開一個極其難得的、帶著由衷欣賞和欣慰的笑容。
“好!說得好!”林臻的聲音帶著一絲難得的激動,“不慕虛名,但求實學!心系黎民,志在社稷!蕭寒舟,你這份志向很好!非常好!”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蕭寒舟的肩膀,力道之大,讓蕭寒舟身體都晃了一下。
“我林臻從不收徒。”林臻的聲音變得鄭重而嚴肅,“但今日,看在你這份赤子之心,這份為國為民的遠大志向份上,我破例了!”
蕭寒舟猛地抬起頭,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狂喜!
巨大的幸福如同潮水般瞬間將他淹沒!
他激動得渾身都在微微顫抖,嘴唇哆嗦著,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撲通!”
沒有任何猶豫,蕭寒舟雙膝一軟,重重地跪倒在冰涼的金磚地面上!
他仰起頭,看著林臻,聲音因激動而哽咽顫抖:“師父!弟子愿意,弟子蕭寒舟,拜見師父!”
他俯下身,額頭重重地磕在地磚上,發(fā)出沉悶的響聲!
林臻看著他激動得難以自持的模樣,眼中笑意更深。
他并未立刻讓他起來,而是伸出右手,寬厚溫熱的手掌,輕輕覆在了蕭寒舟那因激動而微微顫抖的頭頂。
“入我門下,當守我規(guī)矩。”林臻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如同烙印般刻入蕭寒舟的靈魂深處:
“其一:尊師重道,忠心不二!不得欺師滅祖,不得背信棄義!”
“其二: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不得紙上談兵,不得空談?wù)`國!”
“其三:心懷天下,俯仰無愧!不得恃才傲物,不得魚肉百姓!”
“此三條,乃我門鐵律!你可能做到?可記住了?!”
蕭寒舟感受著頭頂傳來的溫熱和那沉甸甸的分量,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歸屬感和使命感!
他再次重重磕頭,聲音斬釘截鐵,帶著無比的虔誠和堅定: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三條門規(guī),弟子銘記于心!此生此世,絕不敢忘!若有違背,天誅地滅!”
“好!”林臻滿意地收回手,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起來吧。”
蕭寒舟這才站起身,激動得眼眶都有些發(fā)紅,看著林臻,如同看著人生路上最明亮的燈塔。
林臻對一旁的浣碧笑道:“碧兒,吩咐下去,今晚設(shè)宴!我要正式收蕭寒舟為徒!讓府里熱鬧熱鬧!”
浣碧臉上也帶著溫婉的笑意,看著激動不已的蕭寒舟,點頭應(yīng)道:“是,夫君。妾身這就去安排。”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