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年輕的董遵誨也不能完全排除,此后生屢立奇功,深受今上賞識……而且江湖有流,說董遵誨之母高夫人與今上有私情。封董遵誨,更能借此寬慰他的舅舅高懷德之心。
曹彬心里嘀咕,嘴上卻道:“陛下知人善用,臣等定鞠躬盡瘁,不負重任!”
郭紹向老臣王樸遞了個眼色,下巴微微一揚。
王樸遂拿出一份卷宗來,遞給曹彬,說道:“朝廷花錢容易,稅收緩慢,咱們不能同時陷入兩場消耗國庫太大的戰事中。曹大帥此次南下,具體部署可臨機決斷,但大略要依照朝廷的方略。”
曹彬接過來,抱拳道:“謹遵樞密院之意。”
王樸繼續道:“南面緩圖之,不必急功近利。可先試探、博弈,打探敵情,知己知彼;然后再拉攏當地反對丁部領的人,共謀大計。
為節省軍費,避免將士遠道行軍。此番曹將軍得靠就近的南漢國故地聚集衛軍;朝廷也會派一部禁軍,蛟龍軍協助曹將軍。”
王樸說罷,郭紹便道:“曹將軍南下后,必要時再聚集南方衛軍,朕派人給你運衛軍的甲胄火器、安家費和賞銀,昝居潤會負責此事。大理國段氏派密使答應,愿與大許結君臣之禮,接受大許朝廷冊封;等時機成熟,除了南漢故地的衛軍,大理國也會調人馬助曹將軍一臂之力。
朕現在就是盡力給大許將士提供支持,曹將軍還有什么需要?”
曹彬拜道:“臣要三個人。”
郭紹聽罷大喜……曹彬心下了然:不是要錢、只是要人,而且提要求就表示愿意盡力去干了。
郭紹一拍大腿,痛快地說道:“要誰?”
曹彬道:“開國侯張建奎、千牛備身呂端,開國侯馮繼業。”
郭紹聽罷神色有些詫異。王樸馬上說道:“馮繼業暴|戾嗜殺,曹將軍得照朝廷方略來經營此事,如此朝廷才會給你算功。”
曹彬道:“馮繼業在靈州時胡作非為,名聲不好,不過我能約束他。我需一猛將,大名鼎鼎的史國公雖是大許第一猛將,我號令不住,馮繼業可用矣。”
“成!”郭紹片刻后又沉吟道,“千牛備身與開國侯并列?呂端這個名字怎么好像在哪里聽過?”
曹彬道:“只需此人在前營軍府,關鍵的決策時,臣可以問他的見解。”
郭紹點點頭,說道:“曹將軍回去準備,出發前還有什么事兒的話,徑直到金祥殿覲見,當面與朕說。”他又轉頭看向宦官曹泰,“吩咐下去,這陣子曹將軍進宮,立刻通報。”
曹泰道:“奴婢遵旨。”
曹彬聽罷,起身抱拳拜道:“臣定盡心盡力,不負陛下之厚望,告退。”
宦官將曹彬送出金祥殿,曹彬站在臺基上駐足,說道:“曹公公,我有一事相求,不知……”
宦官曹泰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雜家還能幫上曹大帥?您說來聽聽。”
“先妣彌留之時,最放不下心的是入宮的姨娘。可姨娘居深宮之中,我平常又忙于軍務,無暇噓寒問暖。今又遠行,不知歸期何時。臨行之際,我想見見姨娘。”曹彬道。
“雜家不過一個內侍奴婢……”曹泰道,“不過雜家稟報大皇后,興許能得恩準。”
曹彬早知這宦官是符后的心腹,不然也不會開口,當下拜謝。
“大殿旁邊有個偏殿,是大臣們等候上朝的地方,曹將軍且在那里稍候。雜家這就叫人去稟報。”曹泰道。
曹彬一聽高興道:“多謝曹公公。”心說這廝辦事挺上心,難道是本家的緣故?
曹彬當然知道偏殿那地方,他在京城的時候,每逢大朝都來上朝,早走熟了。于是他便到那地方坐著等,一進去,還有當值的宦官給端茶送水。
等了許久,宦官曹泰又來了,說道:“太貴妃娘娘去西殿了,曹將軍請罷。”
曹彬從袖袋里摸出一只裝銀幣的袋子,看了一眼門外背對著屋子站的衛士,一把塞在宦官手里。宦官忙低聲道:“使不得,現在不興這個。”
曹彬道:“沒別的意思,我姨娘若有什么事兒,煩公公稍稍照看。我就是盡個孝心罷了。”
“這……”宦官苦笑道,“雜家不接,得陷曹將軍于不孝哩。”
……
……
(對不起書友們,這幾天更新有點慢,讓大家久等了。這本書完本后,一個月之內會開新書,西風會盡全力寫好看,謝謝大家這么長時間的支持。)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