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點,或許很多研究者都忽視了。
泰平十七年,程丹若只是一個舉目無親的孤女,試想想,一個十五歲的孤女,生活與政治毫無關系,難道她在這個歲數,就已經有了后面的雄心壯志?這未免也太離奇。
可如果說,是愛情促使她這么做,又全無史料支持。
和謝玄英不一樣,他在這年寫下了《秋思》,中有一句“瑤池何日結靈果,分來天漿冬夜嘗”,被認為是相思之作。sm.Ъiqiku.Πet
天漿即是石榴之意,丹若又是石榴的別稱,冬夜無疑代指他自己,否則秋日的石榴想到冬天晚上,實在有些不通。
所以,此時的謝玄英,極有可能心存愛慕之意,但程丹若呢?
她愛慕這個史書留名的美人嗎?情理上似乎理所應當,可編者考據后,認為或許還存在另一種可能。
只有梳理通這一點,才能理解程丹若今后的選擇。
……
-
注釋:
1、《四一集》,謝玄英的文集之一,主要記述了他與程丹若的夫婦生活,總結為四個“一”——“一生一世,一心一意”,因此得名。
2、《至情論》,謝玄英的散文,論述了他對愛情的看法,提出“婚姻無情不始,情非婚姻不至”的主張。
3、謝郎青衣:成語,出自《思美人》標目,原句為“情之至如明月兮,思美人而常青衣”,后特指男子思慕。.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