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嬸有一兒兩女。
兒子早些年在外打工出事沒了,賠了些錢,兒媳婦拿著賠款帶著孫女走了,從此杳無音訊。
兩個女兒,一個打工嫁到了外地,幾年都沒回來一趟;一個女兒嫁到了隔壁鎮上,家里條件也差。
“二月間生病也沒有人知道,還是隔壁你趙嫂子見她的大門三天都沒打開過了,也沒聽說她走人福,不放心就去敲門,沒動靜;后來想起她后門經常性沒關嚴,就喊到隊長他們一起去看。”
“結果就看到她睡在床上都快沒氣了,趕緊的送醫院搶救過來了。”陳冬梅嘆息一聲:“醫藥費都還是生產隊墊付的,等她醒了說了張二妹地址,才派人去通知她,張二妹回來照顧她兩天就又走了。”
反正吧,生養了三個孩子,臨到老了,要錢沒錢要人沒有。
“她時常在念叨呢,她還當不了一個五保戶。”
“哎,造孽。”杜紅英聽了心里也難受,生活真的是各有各的苦。
難怪她會羨慕陳冬梅和邱瓊先。
“看到她衰老成這樣子,我倒還是希望她能像當年一樣拿著響竿追我三條田坎。”高志遠搖了搖頭:“我記得他那個兒子,比我大兩歲,沒想到這么早就沒有了。”
“可不,說是喝了酒上架沒站穩跌下去剛好穿在鋼筋上,上班期間不準喝酒是明文規定他偏不聽,結果就送了命,人家工地包工頭也倒霉,賠了三萬塊錢。”
“他那個媳婦才兇喲,一帕子包起就跑了,張家落了個人才兩空。”
“那女人還算有點良心,還帶走了娃娃,要是只拿錢走不帶娃,張大嬸更過不下去。”杜紅英問:“她家條件很差?”
“不是很差,是最差。”陳冬梅道:“房子在大房子中間,爛垮垮的還有三間;屋子里的燈泡都還是五瓦的,大白天進去都要點燈;隊長說每個月抄表收電費只有一度,電費她都付不起;十天半個月都沒吃一次肉,上次她看到紅兵買肉,就問幾塊錢一斤,說她都有一個月沒吃過肉了,明場天也去買半斤,紅兵聽不下去了,把買的三斤肉都給了她。”
“她感動得很,時常給我說這三斤肉她吃了兩個月,時常說我們家紅兵是個好人,菩薩保佑他要長命百歲……”
杜紅英……這日子聽著也心酸。
“生產隊就不能照顧點?”
“上次開社員大會,隊長就說了他家情況,說給她辦五保戶,問大家有沒有意見。”
辦五保戶的條件是無兒無女。
兒子死了,閨女遠嫁戶口遷走了也沒有能力供養她,按理可以辦五保戶。
偏偏,她的戶頭上顯示著兒媳婦和孫女還在。
“上面審核就審不過,氣得隊長想罵娘,最后悄悄給張大嫂出了個主意,讓她去鎮上辦公室坐起……”
“那最后辦下來沒有?”
“沒辦到五保,辦了個低保,逢年過節的有一些問候物資,會給她送糧油這些,聽說每一年也有一點錢,不多,好歹零花錢是有了……”
這日子過得真的很慘。
所以,養兒防老,真的能靠著兒子養老的人也是一種幸福。
說她沒兒女吧,還三個;說她有兒女吧,一個都靠不上。
“高志遠,回頭你去看看她吧。”
高志遠愣了一下,為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