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靶?
竇樵愣住,看向顧正臣:“顧指揮僉事,火銃射程雖然能打過五十步,可想要打穿皮甲,就不能超過三十步。”
顧正臣目光盯著五十步外的靶子,堅定地說:“三十步穿甲是過去,現(xiàn)在,就讓咱們刷新到五十步穿甲!”
趙海樓、王良深吸了一口氣,震驚地看向顧正臣。
別看三十步和五十步之間只差了二十步,可在戰(zhàn)場之上,這點距離可能決定著戰(zhàn)局優(yōu)劣,可能影響著軍士士氣,可能左右著戰(zhàn)局走勢!
竇樵轉(zhuǎn)了位置,瞄準了五十步外靶子,然后點了引線。
引線呲呲燃燒著鉆入藥室之中,一聲低沉的聲音猛地傳出,灰白的煙冒了出來,竇樵只感覺雙手猛地一震,散碎的石子便從火銃管中飛出。
“這力道!”
竇樵難以置信,這火銃的力量可比往日強了不少,以前可沒如此震手的感覺。
靶子下面掛的鈴鐺猛地響了起來,這是被射中靶子晃動所致。
顧正臣、陶成道、陳有才等人走向靶子,趙海樓等人也跟了過來。
秦松走到靶子后面,看著一個孔洞,震驚不已:“竟然射穿了過去!”
“什么?”
趙海樓連忙轉(zhuǎn)到后面,果然有兩個小孔。
顧正臣檢查著皮甲,這是一層薄的牛皮,這類皮甲與蒙古騎兵的皮甲防御力相當,皮甲之上,還殘留著兩片掛在上面的石片,顯然并沒有完全洞穿,只是有部分石頭碎片擊穿了過去。
“這火藥威力如此之大?”
趙海樓興奮起來。
王良也沒想到,如此短的時間里,遠火局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進步!正要說幾句恭賀的話,卻看到顧正臣一臉不滿意,陶成道、陳有才等人也心情沉重。
“五十步,竟只打穿了兩個孔,還是不夠啊。”
顧正臣直。
陶成道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個距離,根本不足以讓火銃兵完成第二輪出手,至少要八十步開外穿甲方可,再試幾次吧。”
顧正臣微微點頭:“雖說有些不足,至少說明遠火局前進的方向沒錯,你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再來試驗十九次,觀察情況,崔玉負責記錄。”
崔玉應(yīng)聲,找來筆墨紙硯,先寫第一次測試結(jié)果。
第二輪測試開始,五十步靶,穿甲三孔。
第三輪測試,穿甲一孔。
……
第七次測試,沒有穿甲。
……
第二十次測試,穿甲三次。
當完成二十次測試之后,顧正臣指著第七次、第十二次測試結(jié)果說:“出現(xiàn)了兩次沒有穿甲的情況,最多穿孔四個,大部是兩個與三個孔。你們認為是什么緣故?”
陳有才皺眉:“興許是火藥填充時,用量有些差別。雖說藥室就那么大,但每次裝填依舊是手抓,并無固定數(shù),難免會有用量多少的區(qū)別。”
崔玉贊同:“這些顆粒火藥都來自同一批,火藥本身應(yīng)該沒有區(qū)別,興許是用量不同導(dǎo)致。”
顧正臣看向陶成道。
陶成道盯著測試文書,微微搖頭:“火藥用量或許會存在細微區(qū)別,可每次填充我們都在一旁,并沒有發(fā)現(xiàn)大的區(qū)別,僅僅歸咎為用量問題,恐怕不合適。”
顧正臣點了點頭:“顆粒火藥是成功的,但射殺效果并不如預(yù)期,不是火藥的問題,而是這個的問題。”
陶成道、陳有才等人看向顧正臣手指的東西,是破碎的小石片。
陳有才連忙問:“石頭的問題?”
顧正臣將小碎石片拿在手中,捏了捏,硬度倒還是有的,只不過這玩意并不規(guī)整,像是直接拿錘子在大石頭上敲下來一樣,有些長,有些短,有些扁平,有些圓鈍。
大明初期的火器并沒有標準的“子彈”,石頭是最主流的一種子彈,其次便是鐵屑,實在是找不到石頭與鐵屑的時候,估計連磚頭碎屑也能往里塞。
因為石頭、鐵屑等本身不規(guī)整,射出去與皮甲接觸的瞬間,其到底是鈍角面接觸,還是銳利角接觸,這是個運氣問題。
顧正臣看著手中的小碎石說:“每次掛在皮甲之上的小石頭我都收集了過來,你們可以看到,這些石子不是一面鈍,便是三面鈍,有些甚至是扁平,直接撞在了皮甲面上,而不是斜著或直著刺在皮甲之上。”
陶成道等人仔細觀察,果如顧正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