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在,大多數德國人對中國都不太了解,在很多人印象中,那里是一個落后而且貧瘠的地方。
而且,介入到中國與日本的戰爭之中,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因為日本喊出來的口號,意味著黃種人更愿意支持同是黃種人的日本,而不愿意受到西方國家的統治。
雖然在座的人都這樣認為,可李樂自己卻并不這么想——他知道即便是崇洋媚外,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也是有順序的。
這里的人更愿意投靠富有并且自由的歐美,仇恨并且敵視著亞洲的發達國家日本。
“先生們!地球只有一個,東南亞,印度,中國,這些難道都要讓給日本?”李樂一邊說著這個,一邊冷笑起來。
“然后,等日本在亞洲站穩了腳跟之后,他們就會回過頭來,在中東地區和我們展開爭奪了!”李樂大膽的預,指出了自己的擔憂。
“一旦讓日本掌控了亞洲,整合了東南亞和印度,我們將在人口上處于絕對的劣勢!”提起了安全問題,讓所有德國商人們都感覺到了壓力。
他們可不負責打仗,但是他們要享受戰爭勝利之后帶來的巨大市場。
元首說的日本整合了亞洲之后掌控的人口優勢,加上日本本身的一些工業技術擴散,足以讓亞洲支撐起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這場戰爭如果針對歐洲,那么歐洲至少不會在短期內獲勝。一旦戰爭持續下去,失去了市場和勝利的資本家們,利潤當然也就要被嚴重削弱了。
只要隨便想一想,就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沒有人愿意讓人瓜分自己的市場,也沒有人愿意分錢給自己的鄰居。
“美國有自己的地理優勢,如果他們不想卷入戰爭,只要保持艦隊足夠強大就可以了。”李樂給出了自己的分析,說服在座所有的商人:“而在陸地上大面積接壤的我們和日本,都將感受到對方帶來的壓力。”
“到了這個時候,一場不會馬上取勝的戰爭,就足夠讓人頭疼了,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避免,讓日本在亞洲獨霸!”敲打了兩下自己面前的桌子,李樂鄭重的說道。
這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要壓制日本的論,也是第一次把日本這個國家,擺在了第三帝國的對立面上。
“難怪元首到最后都不愿意和日本結盟……”一個商人側過身來,對身邊的同伴說道。
他的同伴點了點頭,贊同道:“是啊,元首想的太遠了,那個時候誰能想到,這是在為今天布局?”
“真是高瞻遠矚啊!”就連萊維?馮?伯萊恩也贊不絕口,為元首的宏大未來構想贊嘆:“我們應該支持元首,分化亞洲。”
“對!”“對!分化亞洲!”所有人都點頭,發表了自己贊同的觀點。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