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致遠垂眸,不過是寫了一本書而已,所以情勢如此未必是對方所愿所預料,而程朱理學被推到如此高度也不過是有心人有目的的推導罷了。就上新匕匕奇中文網
可笑許多讀書人和為官者都看不透的事被一女子點破了。
方致遠想到江南士林如今的局勢心頭就如同被火一般煎熬,正如榮郡王妃所,真的放任程朱理學如此盛行下去,只怕再過幾十年,士林中就再無新的進舉了,每個人都只照搬朱熹的理解。
他有心想要打破這個規則,但又怕引起皇室不滿,朱熹的四叔注解顯然正中皇室下懷,因為對方他所有的注解都在暗示忠君和孝道。
忠君和孝道不是不對,但如此強調卻失了圣人中的原本意義。
方致遠看著已經走遠了的榮郡王妃,幽幽一嘆,王妃都明白的道理,只不知皇上是否明白。
齊修遠自然不明白,因為他根本沒空留意到這些,他實在是太忙了,不過再忙,在收到方致遠的折子時,他依然將人叫來懇談一番,然后才批復,然后翰林院的學士們都知道了宮中的教學時間做了大調整,給諸位皇子空出了大部分自由的時間。
上書房里的先生們還沒來得及反對就被方致遠請到家中論談,他叫人將他書房隔壁的大房間收拾出來,統一擺上席榻,大家效仿兩晉時期的名士各抒己見。
方致遠當然不是照搬穆揚靈的話,她的話,平常百姓聽了還罷,飽讀詩書性格傲然的翰林學士們卻是有些不屑的,所以范致遠將其歸納潤色,以一戰十,說服了大家。
能夠被齊修遠選為上書房先生的翰林學士年紀自然不會太小,最年輕的一個也有三十八了,所以大家都不是沖動的毛頭小子,方致遠說的話他們自然會去思考。
大家關在房里辯了一天一夜,最后還是不敵方致遠一派,不得不接受新的教學時間。
說他們在爭教學時間,不如在爭教學方式,而皇家能影響世家和權貴,世家和權貴又影響民間,上行下效,幾十年過后,只怕整個國家的教學方式都會改變。
但世家和權貴有資源有能力,寒門子弟呢
他們連買一本書都困難,更別說采用這樣自由的教學方式了,這對他們無疑是一個打擊。
而且此次辯論中,不少翰林學士都露出對朱熹注解的四書注解有所不滿,辯論內容泄露出去也會對寒門學子造成沖擊,因為坐在房間里的學士都是名人,在士林中影響深遠。
其中有識之士難免扼腕,“寒門與世家相斗由來已久,前朝世宗皇帝時寒門占上風,后一直是世家穩居上位,因當今不滿世家圈地隱戶,所以大力扶持寒門,可這一次論辯傳出,只怕下一年的科舉取題要偏離朱熹的四書注解,這對寒門來說將是一場大難啊?!?
方致遠也幽幽一嘆,特意將這番話傳到穆揚靈耳邊。
穆揚靈就驚詫的道:“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影響”
齊浩然則理所當然的道:“出題的官員大多出自那幾位翰林學士門下,或是就由他們親自出題,他們偏向自己的好惡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穆揚靈就坐直了身體道:“我一直認為教育改革應該采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法子,不在快,而在穩,因為不穩,我們毀掉的可能是一代人的人生,我雖不喜歡朱熹將四書統一了答案,并不代表我就同意一下取締它的地位和作用,,除非國家拿出安置這批從小以四書注解為教科書的學子方法,不然我不同意擅改考試范圍。”
“浩然,你得讓皇兄下一道旨意,不然天下讀書人心不安,要生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