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他有很好的理由吧?”陳重嘆了口氣。レ私露ke?思?路&bsp;李邕搶占龍珠島之后,西南海也進入了五府和許多夏國人的視野。雖然偏處海上,但總是一塊肉,又有不少人惦記上了。護國府決定與羅姆突厥開戰后,有望分封的軍官之間走動得越來越頻繁,在五府中,已經有人在四處活動,更多的人興致勃勃地談論那塊封地比較好。
“應該會吧。”袁興宗點頭,目光流露出一絲憂色。..
龍牙軍護衛著陛下在趕往河中的路上,敦煌、康國、長安、洛陽,夏國疆域內的通都大邑,到處暗流涌動,趙行德這一辭封,各方的反應很難預料。辭封再有理由,也容易給人落下口實。無論在校尉府還是大將軍府,都是很容易被人攻訐。他看了看太子陳重,沉吟未決。
這時,一個文吏呈上來一封書信,陳重拿起來一看,眼中閃現一抹異色。
“這是?”
“趙將軍的書信。”陳重沉聲道。
他語氣帶著一絲細微的欣慰,心中些許的不滿已經消散。
袁興宗關注地看著陳重,他很清楚這欣慰從何而來。信雖然是通過道路曹送來的,但并非公函,而是趙行德給陳重本人的一封信。袁興宗的眼神微亮。陳重與趙行德友善,袁興宗看得出來。除了護國盟誓之外,皇室的地位也要靠許多其他手段來維系。但是,除了私交外,趙行德是不是把陳重當做朝廷中的盟友?這就分外重要了。看來,趙行德也并非孤高鯁直到那種不近人情的地步。這封信中興許會提到一些并未在上表中闡述的內容,趙行德需要謹慎的征詢一位可信任的朋友看法。這種信任越君臣、職務、文武,乃是朝廷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洛陽共事這幾年,袁興宗與陳重最大的收獲之一,便是建立了這種信任。
陳重當著袁興宗的面用紙刀裁開信箋。這封信并不長,從抵達時間上看,應該是正式上表前后出的。趙行德的字體和文章一向干凈利落,不令人費解,陳重很快看過了一遍,臉色凝重,沉默了片刻后道:“他的理由確實很充分。”他將信交給袁興宗。
“哦?”袁興宗接過書信,一邊看下去,一邊點頭道:“確實如此。”
他看完后將書信還給陳重,嘆道:“幸好元直還算謹慎,如果就這樣徑直上表,就陷入到漩渦里去了,我們想保都保不住他。”在信中,趙行德坦承了反對在西南海封地的真實理由。中國人在海外屯墾地并非如夏國在北疆或河中那樣連成一線一片的,而是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散落在西南海,絕大多數屯墾地位于海邊,最大的威脅也來自于海上。除了一些弱小番部外,6地上并沒有值得一提的威脅。所以,要保護海外的屯墾地,最關鍵的是海戰獲勝。而海戰之道,無非是大炮制服小炮,大船制服小船,炮多的制服炮少的。一支上下統一的強大艦隊,遠遠勝過數十支渙散無力的弱小水師。
北疆和河中之所以大行分封,是因為突厥、蔑爾勃、契丹等強大的蠻族威脅,朝廷非分封疆不能拓土,封臣也要依靠朝廷討伐異族。而西南海上的情形卻恰恰。建立強大海軍所需要的財富和人力,已不是一個割據諸侯所能負擔,一支實力勉強的水師,巡行附近水域尚可,要開拓萬里海疆就遠遠不足了。這些封臣無法越過茫茫大海,無法像6上那樣自行開疆拓土,近處又沒有足以匹敵的對手,久而久之,若不腐朽敗壞,自相攻戰的話,他們最大的敵人很可能就是夏國朝廷自己。另一方面,若朝廷在西南海大行分封之道,再加上關東和關西,朝中各派的勾心斗角,利益均沾,有限的人口財賦就可能分散在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割據世襲公侯的手中,西南海水師所需的巨額財賦就成了無源之水,久而久之必然衰弱不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