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一天一夜,北渡的軍卒達兩萬余人,再加上原先留守漢陽和陽邏堡的火銃營,江北防守的兵力達到了近三萬人。*泡!書。吧*趙行德一待御賜的金銀錢送到,當即分與眾軍,上下一視同仁,都給一枚“圣宋通寶”銀質御錢,待將來與遼兵接戰后,再視軍功頒金銀御錢,此番恩遇非常,諸軍歡聲雷動。許多軍卒一輩子都只用過銅錢,沒用過金銀,更歡喜得跟什么似地。有人將御錢刻上自己的姓名,有人把御錢縫在帽子里,有人縫在褲腰上,有人縫在內衫內面,有人則用繩索掛在脖子上。
“老王,把你的賞錢賣給我怎么樣?”李伯藥笑問道,“我出兩百錢。”
王邦疑惑地看他了一眼,從懷里摸出了銀質制錢,拿到嘴邊吹了吹,又放在耳邊聽響兒。這是下御錢以后才學會的動作,王邦投軍前是窮得叮當響的,也不知道銀子吹響是什么動靜。李伯藥見狀笑得更歡,拍著他的肩膀道:“別吹了,御制銀錢哪能有假?這一枚足色兩錢銀子,折成市價,正好是兩百錢,說好了,咱們兩不相欠?”說著就從懷里摸出兩百銅錢。銅錢用紅繩子穿了,一大摞沉甸甸的,在陽光下閃著金光,看上去要比小小的銀御錢有誘惑力得多。
王邦不禁有些心動,正待答應。都頭于希田看不過去,笑道:“伯約不要欺負老王,他將來后悔,說不定要和你動刀子。”他走過來,將王邦已經伸出一半的手推了回去,對他道,“好生收著,這個是無價之寶。如果咱們能活下去,就把它一代代傳下去,家門光彩,莫說兩百錢,就算是兩百貫,兩千貫也難買的。”他的話語里帶著一絲異樣,目光朝著遠方,正好鄧素和趙行德一邊說話,一邊從炮臺走下來。
“從前聽趙兄屢敗遼賊,兄總是不信,”鄧素感慨道,“百聞不如一見,今日才知元直的手段。”他指點著漢陽城內外忙忙碌碌的軍兵,嘆道,“一日夜之間,這東南行營便如天壤之別。”他轉身站立,壓低了聲音道,“元直好生做,此戰過后,陛下定有重用,出將入相,不在話下。”
趙行德轉過目光,沉吟答道:“封侯非我愿,但愿胡塵清。”
鄧素微微一楞,笑道:“元直有隱逸之意,只是到了那時,又該當仁不讓了。”原先鄧素還隱隱擔心著趙行德名望既高,又擁兵自重,現在則將這些憂慮去了大半,暗想道:“元直和少陽等人,終究不全是一條道上的。曹楊根深蒂固,岳韓各有所屬。唯有元直,兵權委之其人,倒是穩定朝政的一根柱石。陛下倒是眼光獨到。
“先不說那些,”鄧素拱手道,“將來收復汴梁,愚兄做東,請元直上鞏樓,不醉不歸。”他說出這句話,鄧素心下極是痛快,仿佛太學同窗時指點江山一般,指著遠方道,“昔日朝廷擴充太學,置一百二十齋,選天下才俊三千,便欲使人心一,天下有識之士協力同心,仁政之澤及于天下,共享太平盛世。”
趙行德隨著他的目光看向天邊,胸中亦有感慨萬千,忽然,他的目光變得警惕起來。在北方的江天相接之處,隱約出現一線帆影,這絕不是零散的漁船或渡船,而是幾乎遮蔽了整個江面的龐大船隊。
完顏宗弼站在五牙戰船的船頭,看著大江兩岸聳立的城池和橫江鐵鎖。宋軍現遼軍水師大至后,正混亂不堪地從岸邊碼頭起錨,更有不少人干脆棄船朝岸上逃去。鐵鏈原本是襄陽軍阻止漢軍炮船溯江而上的,現在卻用來阻止女真水師順江而下。完顏宗弼鼻端出一聲冷笑,下令道:“用鶻舟放火,燒了那條鏈子。”
女真部落最愛用以樺樹皮制成細長輕快的小船,遼國水師中也有大量的這樣的小船,號稱鶻舟。五牙大船上戰鼓雷響,數十條鶻舟滿載著柴火直沖著橫江的鐵鏈沖去。鐵鏈雖堅韌,但不耐火燒,只需用火攻將其燒軟,然后用大船硬沖,就能把鐵鏈沖斷。
前面兩日,宋軍匆匆撤退,征調了無數的官船民船,只要停泊在岸邊,連水師的船也不例外,在鐵鏈西邊,襄陽的水師的戰船大部分都散在各處大小碼頭水灣。水師在襄陽大營的地位低下,各部統制爭相渡河之時,都強行調用水師的船。此時遼軍水師大舉來攻,水師統制張青麾下只有一條刀船,十八親兵水手,倉促間根本來不及阻止遼軍水師搗毀鐵鏈。
“張大人,怎么辦?”親兵閻晉問道。
張青面色有些蒼白,似自自語道:“諸軍都擠在江邊,咱們水師戰船倉促不能列陣迎戰,若讓遼賊水師一口氣沖過了鐵索,這仗不打也敗了。遼賊非是貪圖財帛,乃是為了亡我大宋,滅我中國而來。朝廷敗了,咱們也都一起完蛋。咱們拼了一死,也落得忠烈英名,子孫后代自有朝廷供養。”看著順流而下沖來的敵船,張青一跺腳,大聲吼道:“跟老子上,沖過去!不能他們壞了橫江鐵索!”
閻晉一愣,大聲道:“他娘的,豁出這條老命,跟他們拼了!”水手們面面相覷,遼國水師戰船遮江而來,不知有幾百幾千艘,這一條十八人的小船沖上去攔截,實在和送死無異。
“他娘的,”張青看著眾人,“蹭啷”一聲抽出腰刀,催促道:“莫再猶豫,搖櫓!”
水手們不再猶豫,兩邊奮力搖櫓。張青身披革甲,一手執弓,一手執箭站在船頭,閻晉挽著一面方盾護在他身旁,五六個擅長弓弩的親兵依次站在身后,刀船劃破水面,對準了遼船的方向迎上去。越是靠近,對面的遼軍戰船便越是顯得無邊無際,黑壓壓一片,前鋒數十條鶻舟堆滿了柴草,見宋軍刀船迎上來,舟上的軍卒有的抽出了彎刀,沖著這邊大呼小叫,有數艘船當即調轉方向,朝著這條微不足道的小船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