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該去埋尸體的李若虛,卻呆在了當地,眼中滿是不可置信的神色,一眨不眨地望著馬上。眾皇城司護衛察覺有異,王沖翼厲聲道:“小子,看什么看!”李若虛卻似毫無所覺,直愣愣地望著她,失聲道:“環,.....,公,公主殿下。”
隨著這夢囈般的聲音,眾人都是大驚失色,周和眼中陡然現出一抹寒光,王沖翼更將手按在了馬刀上,惡狠狠地看著李若虛。
趙環反而平靜,她看著李若虛,問道:“這位先生,你認得我么?”語意中透著凄切和滄桑,這三年來被禁在冷宮之中,趙環幾乎以為世人都把她遺忘和拋棄了。
“下官是李若虛,”李若虛忙大聲道,“宣和五年正月,下官見過殿下。”
八年前,那個花團錦簇,花燈如白晝的元夜,乃是李若虛最美好的回憶之一,至今仍記憶猶新。他眼中滿是驚喜之色,滿懷期冀地望著趙環。周和、王沖翼等人相互看了眼,臉露驚疑,又把目光投向趙環。李若虛乃新科的狀元,在汴梁城里也曾被人津津樂道了好一陣子。皇城司是天子耳目,對此自然耳聞。至于八年前元夜,皇城司等人只以為他是在宣德門樓下面瞻仰過圣容,那時趙環正得寵,陪著父皇在城樓上看花燈,被李若虛望見倒也不奇怪。
“原來是李翰林,”趙環凝視李若虛,依稀記起了當初,“聽說你隨秦相公赴河北宣旨,后來再無消息。”她臉上露出關切之色,“如今安然無恙便好了。”見到李若虛,趙環不禁又想起另一個人,十年音訊全無,不知他現在何方。想到此處,眼中不禁流出一絲憂色。
她承認和李若虛乃是舊識,其他人雖然不知來龍去脈,也放下心來。有人卻想到:“公主殿下又如何與他相識,難不成郎才女貌?”心中如此想,看向李若虛的眼光也有些怪異。
周和久在皇城司當差,眼色何等厲害,見李若虛手居然在微微抖,心下暗嘆,看來這位李翰林和環公主不是相識這么簡單。他開始說得含含糊糊,那是顧及了殿下的清名了。一眾皇子、公主在大內呆膩了,喬裝改扮在汴梁城中游玩之時,都有皇城司的護衛跟隨。周和看了眼李若虛,覺得他一表人才,能中狀元自是才高八斗,逃難中掩埋路人尸骨足見仁義,心下暗暗點頭。
趙環長在深宮中,先受父皇寵愛,后來又被皇兄軟禁在冷宮,心地純白如紙。李若虛提及往事,她便一口承認。李若虛心下感動之余,他望著趙環,只覺得手足冰涼,身上卻是熱血如沸,上前問道:“殿下這是去向何處?下官拼了一死,當護送前往。”
“去向何處?”趙環眼中露出迷茫之色。她原想去西京投靠一母所出的三哥趙杞,但洛陽和汴梁之間大軍密布,道路阻隔,不得不改為南下。去向何方,她心里也不知道。她還沒答話,周和搶在頭里,先道:“下官皇城司周和,正護送十六殿下,不知李大人去往何處?”皇城司雖然權勢甚大,但因為帝王心術,將皇城司正副使者都由文官虛領,真正辦事的武官官階甚卑。李若虛狀元及第,一授官便越了周和,若是太平年月,晉升之也遠遠過普通官員。所以周和雖然在皇城司內當差十余年,在李若虛面前仍是自稱為下官。
李若虛猶豫了片刻,折衷相告道:“我欲往東南一行。”
周和與王沖翼相互看了看,趙環點頭道:“那李大人可和我們同路一段。”她長在深宮之中,相識的人本沒有幾個,初時雖沒認出李若虛來,但此刻也把他當做了許久未見的故交。
李若虛大喜過望,當即答允。他皇城司諸人相互見過后,周和斟酌道:“我等深受先皇厚恩,如今這世道,十六殿下的身份和下落,還望李大人代為遮掩,勿要告訴他人。”他有意把李若虛帶到旁邊才地上相告。李若虛一愣,轉而想起先皇在時,太子與三皇子爭奪帝位的傳,他點頭道:“多謝周將軍提醒,我曉得了。”李若虛望了望遠處的趙環,暗道,都說天家沒有親情,環公主與景王是一母所生,官家繼位這三年來,恐怕受了不少苦楚吧,心下油然生出一股憐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