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關(guān)南,絢麗的陽光下,一艘海船緩緩拉起錨鏈。趙行德將乘這艘船離開遼東,繞道宋境返回夏國,隨行的杜吹角、劉志堅、高肅、周宇諸軍士也站在船舷上,沖著送行的人揮手作別。李若雪站在趙行德身旁,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忽然眼神一亮,拉了下趙行德的衣襟,低聲道:“她來了!”
只見韓凝霜一襲襦衣長裙,外面披了件青色大氅,在眾漢軍將領(lǐng)簇擁下來到碼頭上,眾多送行的漢軍紛紛向兩邊讓開,讓韓凝霜站到了最前面。看著船舷上沖著她揮手致意的人,韓凝霜的眼神有些復(fù)雜,她也揚起了右手,窄袖短小,現(xiàn)出皓腕戴著玉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奪目。
趙行德心中一動,李若雪卻喜道:“韓姑娘戴的是我送她的碧玉鐲。”
............
海船升起白帆,徐徐駛離開碼頭,船舷上的人影漸漸模糊不見,仿佛心中某樣?xùn)|西正一點點被拉扯著遠去,韓凝霜只覺的空空落落的一陣難受。直到海船逐漸變成了遠方的一個小小的點,她才黯然地轉(zhuǎn)過身,帶著漢軍眾將離開了碼頭。
夏國海船離開后,打撈沉沒的夏國船載火炮一事,立刻提上了漢軍帥府的日程。攻打遼軍關(guān)南大營那天夜,因為船身不夠堅固而沉沒的夏國炮船上載火炮四十六門,更有些火炮因為船體破裂而陷在海底泥沙中。此前因為失主一直在蘇州,所以漢軍不便打撈,現(xiàn)在眾將一商量,卻現(xiàn)真要將這些重達數(shù)百斤,上千斤的沉重家伙撈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再好的水手潛在水下也沒法搬起這么沉重的銅炮,若在海船上加裝絞盤等提舉的器械,也很不容易。
眾將議論紛紛,一籌莫展之際,南山城守將童云杰遲疑道:“趙將軍臨走之前,給末將講過一個撈鐵牛的辦法,不知使不使得?”他的臉上神色頗為古怪,趙行德突然找他講這個故事時,童云杰就覺得奇怪,現(xiàn)在回想起來,倒像是專門指點漢軍如何撈取鐵炮似地。
“哦?”王玄素也大感興趣,“說來聽聽。”
和王玄素一樣,經(jīng)歷過南山和蘇州之役,眾漢軍將領(lǐng)對趙德多了種莫名的信心。哪怕是海底打撈這種事情,眾人心中也道:“想必他是有辦法的。”
原來在大約五十年前,因為黃河泛濫,宋朝河中府用來栓浮橋的八座萬斤鐵牛被洪水沖入了黃河,上萬斤的鐵牛陷入河沙里,重新鑄造則極貴,打撈則因為鐵牛沉重而極不容易。河中府無奈之下,只得張榜求賢,后來有個叫做法號懷丙的和尚揭了榜文。他用了個巧妙之極,而又簡單之極的方法,將重達萬斤的鐵牛從黃河泥沙里撈起來了。
童云杰微微頓了頓,喝了口水。講到這里,韓凝霜心下已經(jīng)了然。這撈鐵牛的故事在南朝傳聞甚廣,懷丙和尚用的方法,韓凝霜也有所耳聞。只是,若非趙行德提醒,還真想不到可以在此處師承前人的故智。想到此處,韓凝霜臉頰竟然有些熱,暗道:“他指點童老四,是在暗中幫我么?”
“什么法子,”張六哥嚷嚷道:“別賣關(guān)子,童老四,快說吧。”
童云杰這才接道,原來懷丙和尚用木船裝滿了泥沙,把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叫人帶著繩索潛到水底下綁牢鐵牛,繩索另一頭則牢牢綁住船上木架,收緊繩索后,便叫船工把船上的泥沙鏟到河里去,隨著泥沙的減少,船身便緩緩向上浮,憑借這上浮之力,鐵牛就被一點一點地拔出,直到鐵牛完全懸在水中時,就可以把船劃到岸邊,把鐵牛撈上來了。打撈銅炮也就是剛開始那一點點起重之力甚大,當(dāng)真要拖到海水里了,不大的海船都能輕易拖動。若參考這泥沙減重之法,不須專門絞盤等器械,在落潮時將海船和沉沒的銅炮用繩子緊緊連起來。當(dāng)漲潮的時候同時卸下船中泥沙,自然產(chǎn)生巨大的拉力,將沉沒的銅炮打撈起來,輕易拖回岸上了。
“原來如此,這么簡單啊!”眾漢軍將領(lǐng)感嘆之際,韓凝霜卻沒說話,她支頤望著窗外,心緒亦如這潮起潮落,嘴角微微露出笑容。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