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的營帳中,弓箭、佩刀等物都掛在墻上,一盞油燈下面,趙行德盤腿坐在書案之前,正在看一封書信。陳東向他討教如何利用屯墾流民編練鄉兵。看到陳東要用貶謫的讀書人擔任軍官的異想天開想法后,趙行德不禁有些啞然。趙行德皺了皺眉頭,看信里的口氣,陳少陽的決心很大,他斷定用若非如此,海外又沒有約束,所謂鄉兵其實和叛逆無異。然而,宋國文武殊途,隔閡也極大。讀書人不習拳腳刀槍,最多讀過幾本兵書,就算任命了軍官,在營伍里也毫無威信。
“如此一來,”趙行德沉吟道,“這鄉兵只能仿照火銃守備營的辦法來練了。”他低頭寫了一段火銃營的練法,建議陳東,為了避免兵不堪戰,除了用節操好的理學社士人做軍官外,再選拔一批技藝優異的教頭,平常負責教習技藝,卻不管帶兵。軍官每天要早晚數次教習士兵道理,一則使其明大義,知廉恥,二則揚長避短,提升軍官的威信。
至于陳東提出重以刑賞治理流民的想法,趙行德倒是十分贊同,只提醒他,刑賞之道貴在一致,萬不能以為“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聽憑各處流官私心自用,讓士人站在刑賞之外。否則綱紀無存,這些流民遲早是要造反的,到那時就悔之晚矣。
因為軍務繁忙,趙行德也無暇字斟句酌,復完信當即送了出去。這才站起身來,將橫刀、弓箭都佩在身上,戴了鐵盔,出營巡視。如今遼陽城外,彌漫著大戰之前的氣氛。金國的鐵桶炮和拋石機也66續續運來,擺開竟然有數千架之多,每當射石彈的時候,城頭竟真的仿佛下起了石頭雨一樣。漢軍火炮營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但因為金遼大戰在即,漢金之間的矛盾反而暫時壓了下來,完顏烏雅忍甚至給韓凝霜送來一批軍糧。
金國軍隊源源不斷地從沈州開拔過來,在遼陽城下占據地勢設立營寨,似乎打算以逸待勞地等待遼軍前來會戰。就在夏國營壘外面,披著鐵甲的金兵不斷地驅策戰馬演練著沖上矮墻,跨越壕溝,接戰搏殺等等。到處都是人喧馬嘶,煙塵蔽日,殺聲震天的場面。
不多久,遼國援兵的前鋒就到了遼陽的外圍。金軍統帥完顏辭不失派勇將婁室率軍迎擊,雙方激戰一場,遼國騎兵被打退。這一戰挫了遼軍的銳氣。遼國大軍十五萬,居然屯于離遼陽城百里之外,逡巡不敢前進。東京留守蕭素賢無奈之下再次派出信使向上京求援。
遼國皇帝耶律大石下旨公開斥責耶律鐵哥,耶律鐵哥上書謝罪,又稱金軍兵馬眾多,且野戰厲害,援軍兵力微薄,倉促進軍只恐有失。耶律大石無奈之下,不得不親自率領騎軍十萬,步軍五萬,號稱四十萬大軍,御駕親征遼陽。
耶律大石離開上京后,一些心懷不軌之徒立刻就蠢蠢欲動起來。在確信耶律大石已經離開過后,北院大王耶律章奴被擁戴為皇帝,叛亂者糾集上萬軍隊圍攻皇城。皇后蕭塔不煙與后妃蕭瑟瑟召集了宮帳衛士拼死守衛,得到皇后恩寵入宮隨駕的童子營也登城助守。叛軍圍攻了一天一夜,都沒能得手。就叛亂的第三天,原本應該在數百里之外的北征大軍忽然回返,而且上京亂兵中有人給王師打開了城門。
耶律大石起事之初,號召恢復祖宗制度,與眾契丹權貴共治天下,又答應將漢兒奴隸都分給各契丹部落。但當他即位以后,雖然重開契丹八部族大會,但他將不少契丹部族領換成了自己的親信,仍然牢牢把持住了權柄。原本分給部族的奴隸和財富,大部分都歸族長左右,結果耶律大石將這些直接劃到勇士的名下,而在兵籍的勇士直接受了百夫長、千夫長、直至北院樞密使的指揮,等于把各部落族長的權利給捋奪了大半。這兩年來,雖然他的威望日隆,但暗地里的恨不得把他挫骨揚灰的人也不少。
耶律大石雖然威權自重,但總不能將契丹貴族全都殺了。憑借著這次叛亂的機會,終于把大部分心懷不軌的上京貴族都給引了出來。一場血洗就此開始。僅僅皇族被誅殺的就有一百多家,其他牽連的家族更數不勝數。將一切都料理干凈之后,耶律大石方才留下御前統領蕭斡里剌鎮守上京,自己親自率領大軍出征遼陽。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