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影第八營正式成軍前,趙行德又迎來了位熟人,原鐵骨軍驃騎營的百夫長馬睿,終于耐不住寂寞,自請調入承影軍,兩人久別重逢,分外喜悅。
馬睿很快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十門火炮身上。“打起仗來,我們居然還得帶著這些笨重家伙么?”他用手推了一把炮車,感覺不似想象中那般沉重,便笑道:“鐵桶炮也能跟隨軍隊行動了么?”
趙行德微笑著點點頭道:“打起仗來,笨重家伙也會照顧步騎兵的?!?
馬睿笑著點了點頭,他對火炮不感興趣,目光四處游移,忽然看見十幾匹馬十分高大,少說也有兩千多斤,在炮兵營里顯得格外突出。他驚嘆了一聲,叫道:“這種大馬怎么不給我們騎兵隊?!?
趙行德笑道:“這種馬力氣大,但短距離沖刺卻很慢,追不上契丹人,你想要眼睜睜射成篩子嗎?”營里各種馬匹都有特定的用途。烏孫挽馬不太挑草料,一匹馬拉得動近千斤的輜重車,每天能走八十里平路,長途行軍的耐力也好。而大宛馬比較嬌貴,但是戰場上卻是騎兵最好的伙伴,敏捷靈活,沖刺快,耐力也好。這種兩千斤的巨型馬則是特意用來干重活兒的。
馬睿面帶著疑惑的表情,走上前去觀察了一番,騎手對馬匹有種特殊的感應?,F確實如趙行德所,這大馬性情和順,但反應卻是慢了。就仿佛常年在做苦工的壯漢,力氣大是大了,要上戰場的話,卻不能勝過身手敏捷的軍士。
前面炮手百人隊正在做轉場訓練。炮車、彈藥車、輜重車都已被套上挽馬。按照炮組井然有序地排列著,伴隨著軍官的口令,炮手輕輕揮動鞭子,四匹烏孫馬一起使力,近兩千斤重的炮車輕松地被拖動起來。為了提高火炮的機動性,軍械司專門為炮車制造了橡膠車輪,還使用了這時代少見的軸承裝置。
炮車后面是的兩輛彈藥車,再往后面則是輜重車。趙行德麾下的有十門火炮分為兩個火炮百人隊,除了十輛炮車外,還有二十輛彈藥車,三十輛三套輜重車,一共兩百多匹軍用挽馬拖曳著這些大家伙,一輛又一輛地加入了行軍縱隊。
百夫長高肅原來是虎翼軍的騎兵百夫長,因為他曾經接受過行軍司觀測定位和計算角度面的訓練,被趙行德調入炮手營。他人如其名,一張臉仿佛鐵板一樣冷,他麾下的五十名炮手原先皆是步騎軍出身,在嚴格刻板的訓練下面,除了瞄準還有待加強,裝填彈藥的度已不遜于老炮手。
行軍縱列宛如一條青色的巨龍,炮身光滑的表面反射著四月午后的陽光,高肅感覺渾身都充滿了力量。三套輜重車上的炮手顯得比較輕松,而坐在炮車和彈藥車前方御手位置上的炮手表情很緊張,他們從前很少駕馭四匹馬挽大車,而趙行德對行軍縱列的要求又很嚴,不允許任何一輛大車出問題耽誤行軍。整個行軍保持著沉默,偶爾傳出簡短而有力的口令,或是馬匹的短嘶和響鼻。
炮兵車輛縱隊繞場一周后,又回到出時候的射擊陣地,在軍官的命令下,火炮被推入炮壘,一輛輛彈藥車輜重車停在陣地后面,馬匹則被帶到了更后方的安全位置。短短時間內,炮手已經手持著各種工具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然后,伴隨著軍官的指令,炮手們開始練習將火炮拆卸開來馱運。先前馬??匆娔欠N大馬馱著七百多斤的炮身,炮架和車輪等各個部分,彈藥箱則放在其它的馭馬背上,炮手們徒步牽著馬匹列隊行進。這是模擬在道路崎嶇,車輛無法通行時的狀況。
“四寸炮的威力遠遠過三寸炮,若不是炮身太重,無法由馬馱著行軍,我寧愿全部都要四寸炮?!庇柧毥Y束后,趙行德頗有憾意地道,四寸炮單單炮身就近一千五百斤,現有的軍馬中還沒有馱得動的。
高肅一邊擦額頭上的汗水,一邊道:“依末將所見,應該添加更小型的輕炮,不但攜帶方便,運動迅,還能推到陣前使用。”他是騎兵出身的,雖然改入了炮兵隊,卻一直惦記著要加快運動的度,倒是很和馬睿和王童登興味相投。
“就是,”馬睿在一旁幫腔道,“炮隊的度還要加快,才跟得上我們騎兵!”
高肅補充道:“火炮重量減輕到普通戰馬也能馱動就好了,伴隨騎兵突襲敵人巢穴,既能摧城拔寨,又不影響度。就好像從前用的旋風炮那樣。”
聽二人在這里指點議論,趙行德插話說:“降低火炮重量并不容易,軍械司又只能破費黃金懸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