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時代,炮兵在戰爭中的角色變得越重要起來。引用當時法軍軍官手冊的原話來講:“炮兵是一支‘完整’部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沒有炮兵參與的戰斗是不切合實際的(ia1)”。炮兵不但加強了一只軍隊的火力,而且其較之滑膛槍更遠的射程豐富了軍隊的火力手段。不同于步兵和騎兵的是,炮兵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兵種。戰場上炮兵火力揮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炮位設置和瞄準的技術以及經驗。
(一)炮兵裝備和編制
當時的火炮有野戰炮和攻城炮之分。攻城炮的口徑普遍要大過野戰炮很多。野戰炮又分為加農炮和榴彈炮。法國和西班牙的加農炮炮系包括:4磅炮(后為6磅炮取代);8磅炮和12磅炮。英、普、俄、奧四國的加農炮則包括:3磅炮;6磅炮和12磅炮。需要說明的是:法國的磅要比英制的磅重約1o%,所以法軍的12磅炮是當時戰場上最重的野戰加農炮。拿破侖十分鐘情于12磅炮,愛稱其為“漂亮姑娘”(法語be11esfi11es;英語譯為beautifu1daughter,按英語的意思應該是‘漂亮女兒’),這也是法軍中12磅炮較多的原因。
據測算,當時不同火炮射彈丸的炮口初差別不大,但由于大口徑火炮彈丸較重,動能較大,射程自然也就要遠些。法國的12磅炮和8磅炮以及反法聯盟方面的12磅炮有效射程約為8oo~9oo米,最大射程2ooo米左右。法制的6磅炮及聯盟方面的3磅、6磅炮有效射程5oo~6oo米,最大射程15oo米左右。可以看出,聯盟方面的炮兵無論是射程還是火力都要弱一些。為了對抗法國炮兵,英軍在拿破侖戰爭后期引入了9磅炮。這種炮在射程和火力上都近似于法國的8磅炮。
當時的榴彈炮炮身較短,炮口初低于加農炮。仰角較高,彈道呈明顯拋物線。有效射程較加農炮短,約為4oo~5oo米。法國和英國的榴彈炮按口徑分類,法國裝備6英寸和8英寸榴彈炮,英軍裝備4.4英寸、5.5英寸和8英寸榴彈炮。其他歐洲國家則按照彈丸重量分類,種類繁多,就不一一敘述了。
無論是加農炮還是榴彈炮,炮身都安置在一個兩輪的炮架上。每門炮另有一個放置彈藥箱的前車(1imber),也是兩輪。運輸時,炮架和前車連到一起,組成一個四輪馬車,方便拖曳。不同尺寸的火炮要求拖曳騾馬的數量也不同。法軍的12磅炮,炮身、炮架連同前車重約2噸,依照地形要8~12匹馬來拖。英軍的9磅炮和法軍的8磅炮要6~8匹馬。較輕的6磅炮和榴彈炮也要4~6匹馬。騎乘炮兵強調度,所以通常取上面馬匹數量中的最大值。
騎兵部分提到,騎兵攻占敵方炮兵陣地后會破壞裝填工具。第一個是炮刷(sponge),頂端包裹羊毛,蘸水后用來熄滅炮膛內殘留的火星;第二個是干炮刷(mop,!!),洗干前面步驟留下的水分;第三個渦狀的鉤子是用來清除炮膛內可能殘余的紙片或纖維的(因為當時火炮的裝藥都是用紙或法蘭絨包裹);第四個是裝填桿(rammer);第五個是點火棒(portfire),棒的一端是一個紙卷,內含慢燃物質(火藥,硝石,硫磺和亞麻油的混合物)。
炮兵的編制
拿破侖時代,炮兵的基本單位是炮兵連(battery)。不過這些炮兵連的使用權都集中到軍,乃至最高指揮官手里。戰斗中,上級指揮部門基本會給每個師配屬一個炮兵連對其進行火力支援。法軍雖然以6個炮兵連編組為炮兵團,但是炮團的每個連也都要配屬到師一級單位。這種集中管理使用炮兵連的手段為當時的各國軍隊所接受。當然,拿破侖、惠靈頓和查理大公都曾經嘗試過將一些輕型火炮直接配給團,甚至團以下單位。但是,由于此種辦法自由度太大,很不利于集中炮兵火力,最后還是改回原狀。
野戰炮兵又分為徒步炮兵和騎乘炮兵。徒步炮兵沒有什么過多可講的,炮手基本都要徒步行軍,高級炮兵軍官或年齡較大的低級軍官允許騎馬。當然,也有炮手騎炮車拖曳馬匹的記錄。
普魯士的威廉大帝創立了最早的騎乘炮兵,還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飛騎炮兵”(f1yingarti11ery)。當時的法國軍官在看到這支炮兵在戰場上的表現后很受震動,但是法國仍遲遲沒有組建騎乘炮兵。直到法國大革m以后的1792年,法軍中才出現了兩個騎乘炮兵連。可是在那之后,尤其是拿破侖當政之后,法軍的騎乘炮兵展迅。到18o7年,法軍已經有6個團(36個連)的騎乘炮兵。181o年又建立了第七荷蘭騎乘炮兵團。可以說,法軍的騎乘炮兵,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裝備水平都是當時歐洲最高的。英軍中騎乘炮兵的比率也很高,參加滑鐵盧戰役的26個炮兵連中有一半是騎乘炮兵。根據手頭的一個資料記載,1813年奧地利投入戰場的42個炮兵連中只有13個是騎乘炮兵。滑鐵盧時的普軍17個炮兵連中有6個騎乘炮兵。俄軍炮兵編制比較混亂,不好統計準確的數據,但是可以肯定比率和普軍相仿。
各國炮兵連的火炮數量配置相差不大。法軍的徒步炮兵為6門加農炮和2門榴彈炮;騎乘炮兵為4門加農炮和2門榴彈炮。英軍,不分騎乘還是徒步,有的為51(5門加農炮1門榴彈炮,后同)有的為42。普軍全部是62。奧軍12磅炮連為82,騎乘炮連為62,輕型火炮連為42。俄軍又是情況不明。因為12磅炮較重,所以騎乘炮兵很少裝備12磅炮,而是大量裝備6磅炮。
各國炮兵連的官兵總數從15o人到2oo人不等。其中每門炮有炮手7名(法軍12磅炮有8名),步兵若干,用來協助移動、調整火炮角度,炮兵連遭到攻擊時還可進行必要的抵抗。7名炮手中,炮長通常由軍士擔任,一名點火手,一名裝填手,一到兩名負責搬運彈藥,一名負責蘸濕炮膛,最后一個不知道怎么翻譯了(ventsman),姑且稱之為點火口操作手,一會兒大家就明白為什么這樣翻譯了。如果只有一人運彈藥,余下一人在較后的馬匹和“前車”的地方待機,聽候命令。每兩門炮會有一名中尉負責,整個炮兵連由上尉連長負責。
(二)彈藥類型及火力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