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一個旁支的,身上沒有零星半點官職在身的族人死了,且還是自己投的繯,自然在長安城掀不起半點風浪。之后種種,所有的一切都被隔絕在那兩扇郭家大門之內了。
膏糧錦繡的大族人丁自然興旺,單單嫡支人數便有不少,更遑論那不起眼的旁支了。尋常百姓眼里羨慕的含著金湯匙出身的富貴閑人,在這膏糧錦繡的大族之中多如牛毛。事實上除卻那幾個族中主事的以及后輩最悉心培養的有才子弟之外,旁的盡是這等被外人羨慕不已的富貴閑人。
雖是掀不起什么風浪的事,可因著死的那個人姓‘郭’,各家便是人不到,派底下人送去吊唁之物以示對“郭”這個姓氏的尊敬還是不能少的。
不似往常出現在長安城街頭那般被人前呼后擁的環繞在中間,在這吊唁的靈堂里,郭家兄弟的位子被設在了角落處。
當然,這并不是說郭家兄弟去不了正中的位子,而是……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場合?靈堂之上那正中的位子都是要跪坐在那里不斷磕頭還禮,誦哭逝者的,半天下來,腿跪麻了不說,連嗓子都哭啞了。
這種吃苦受累的罪郭家兄弟自是不會受的,是以呆在了角落里,比起靈堂里眾人的跪姿,倒是毫不掩飾的大剌剌的盤腿坐在那里無聊的把玩著手里的九連環。
至于這般在靈堂里坐著,不哭不跪的玩耍奇巧小物算不算對逝者不敬什么的……郭家兄弟冷笑:生前都不用敬著的人還期待自己死后換來他們的敬意?開什么玩笑!沒見各家被派來吊唁的都是些管事下人什么的,走個場而已嘛!
“還有半個時辰,坐滿半日,以示對十三叔的敬意就能走了。”郭家大郎懶懶的打了個哈欠之后,將手里已經拆開的九連環重新裝了回去,而后同弟弟郭家二郎手中的核桃雕舟換了換,繼續把玩起了手里的小物件。
不成想,核桃雕舟剛到手,還未捂熱,那來來往往,跨過郭家門楣的各家管事、下人之中便出現了一道身影,看到那雖著了一身低調的墨色衣衫以示對死者的敬意,可因著氣質實在太過出眾,以至于一眼望去,實在難以忽略的身影時,郭家大郎把玩核桃雕舟的手一停,下意識的推了推一旁才上手玩起九連環的郭家二郎,道:“林斐來了!”
一眾管事、下人之中倏然出現了林斐的身影,兩人腦子還未反應過來,被楊氏長久‘教導’之下形成的本能在看到他的那一刻便已然站了起來,環顧四周,見家里主事的,以及父親、母親他們都不在這里。事實上早上露了個面之后,家里主事的便走了,說是有點事出去一趟,讓他們莫管,待到跪滿半日,自己離開便是。早得了先前小廝提醒的兩人自是知曉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的,于是便坐下來在這里撐個半日的場子,待到下午,再換另外幾位嫡支堂兄過來撐場子便是。
當然,母親他們雖沒有明說他們離開是去做什么的,可有了提醒,兩人自也清楚家里人這是去收籠子里那原配一家借了這么多年郭家之勢的利錢去了。
郭家的金山當然不是憑空變出來的了。想到那些放高利的被人在背后罵“黑心肝”什么的,吐著唾沫嚷嚷著‘晚幾日還錢,那利錢都快比上本金了!’到最后往往會逼的人賣了家里的屋宅,甚至傾家蕩產的來還這利錢,兩人只想笑。
雖然不是主事的,也未親自經手過這些事,可好在有些事看得多了,多少也算看出些許眉目來了。雖沒有具體的銀錢賬,可看那原配一家到最后連本帶利賠進來的,那當真是吃干抹盡一點不留的。
比起那些放高利的,至多能將人榨出來還債的也不過是‘傾家蕩產’而已,多的也榨不出來了,畢竟借高利的多是尋常的,沒有多大本事的百姓,榨干了,也只有手頭這點祖上本就積攢下來的家宅田地了。
可他郭家得到的卻是最少也是‘傾家蕩產’的利錢。這還不算,那原配一家原本商賈世族,便有不少產業了,雖說是高嫁,可若不是對方家業不小,高嫁都沒這個門檻呢!能攢下這基業的商賈自然經商之上頗具天賦,更何況這些年兢兢業業的做事,“為了自家的基業”經營,比起外頭請的那些管事來,自是更盡心竭力,不遺余力。要知道請個這樣手腕厲害的幫忙管理家業的管事,那都不是如尋常做工之人一般領月錢的,而是要領分成的。算下來,這么多年給出的分成都不是一筆小錢了。可眼下……呵!這些……管他是借郭家的勢賺的,還是靠自己本事賺的,通通都要被郭家一口吞了。
真當他郭家給出的肉是白給的不成?想起母親常說的那些話:吃相……要好看些!人活一張皮,那張皮總要有個人樣、體面些的。
比起那些放高利的惡名聲,他郭家的名聲便好得多了。今次這事,也是他郭家被逼死了一條人命而起的。那么大的勛貴,又是開國功臣之后,做事處處體面,到最后竟反叫那吃相難看的原配一家欺負了去,外頭已然有這等聲討謾罵之聲了。
生意做得好,又能顧忌自身名聲的商人罕見,而原配一家顯然不是這等名聲極好的商人。有經商天賦,眼光老道是真,可為了掙銀錢,這些年沒少落人話柄,被罵吃相難看,外頭的名聲自然不會好聽。
或是那些年互相爭搶生意的同行,畢竟同行相爭一貫兇殘的很,或是低買高賣損了尋常百姓的利益,被人指著鼻子在背后罵,以往對這等人還沒有個明確的稱呼,前些天“周扒皮”的事一出,原配家中也沒少被人罵‘周扒皮’來著。
雖說也確實有那些有本事的商賈賺錢的同時還兼顧體面的,可原配一家顯然還沒到這等火候。前兩日母親私下曾說過,若真有那么遠的眼見,曉得顧慮名聲,也不會尋死覓活的同十三老爺鬧了。
這十三老爺又沒什么嫡親的、關系極好,且愿意死后還替其照顧孩子的兄弟姐妹,上頭老爺子什么的也已經死了,可說這十三老爺一沒,族里哪還會顧及那幾個不是自己嫡親骨血的孩子?又不是自己的兒女!便是自己的兒女,多得是將看不順眼的兒女丟出去擋災借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