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領(lǐng)的都是朝廷的俸祿,可太醫(yī)署的太醫(yī)顯然是沒有披紅袍一說的。
大夫便是大夫,診治病癥救人的大夫,雖也有品級,卻并未納入披紅袍的范疇之內(nèi),哪怕那太醫(yī)署的大夫再如何的救死扶傷診治病患,朝廷會有旁的嘉獎,卻并不會獎勵這一身紅袍。
當然,似太醫(yī)這樣的還有御膳房的尚食與一些尚宮,皆是如此。
“昔年景帝便曾猶豫過要不要對太醫(yī)、尚食們開放這紅袍的嘉許。因著紅袍的獎勵落于紙面上的只有一些銀錢俸祿嘉許以及出事時的自救辯解機會,多數(shù)人也并不在意這個,是以景帝當年開不開放紅袍的嘉許都成,可……最后還是沒有開。”林斐說到這里,笑了,他對溫明棠說道,“景帝陛下道‘宮中做事之人本就如履薄冰,一個不慎便會丟了性命’,‘丟性命這般容易,這辯解機會給不給的用處都不大。還是不要設(shè)置嘉許,引得眾人爭奪而再生事端了’。又道‘紅袍本就是設(shè)給朕看的,而朕并不需要看清宮中的紅袍。’。”
這些話乍一聽有些稀里糊涂的,記錄帝王起居注的小吏將這對話記錄了下來,前頭的話若說是一介帝王不愿看到宮中紛爭的人命事端的話,后頭的話起居注的小吏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意思。
可明白了紅袍份量的人自是已從起居注上那些簡短的記錄中明白了其內(nèi)深意。
“帝王權(quán)術(shù)罷了!紅袍既是得用的良才,又是需警惕的對象。太醫(yī)署、御膳房的人再厲害,都是身處宮中,宮里要解決一個人容易的很,尤其于天子而更是一句話的事,是以太醫(yī)署、御膳房等地的良才于帝王而是沒有威脅的。”“無威脅”三個字才是這起居注上短短數(shù)行字中的深意,溫明棠說道,“因為于一個能全然掌握朝野的明君而,整個皇城中人都是拿捏在手里的,既是手中的棋子,翻不出去,也不需要特意設(shè)什么紅袍了。”
“但不需在宮中設(shè)紅袍提醒自己是于天子而的,因為再厲害的人也只有一條命,自是手起刀落便能解決的事。宮中死個人,于天子而簡直再容易不過了。可眼下的黃湯老大夫已不在皇城之中了。”溫明棠說罷這些,又想起了今早見到的那位笑瞇瞇說起為她母親治疾舊事的老大夫,只覺得這碗陳年黃湯哪里是說話擅藏,分明是整個人都藏的極深才是。
林斐顯然亦是這般覺得的,他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有父母官中翹楚,自也有太醫(yī)署太醫(yī)中的翹楚,這世間大才不少。”
“蕭何月下追韓信是因為最頂尖的治世之才自然讀得懂最厲害的百萬之師,披紅袍的大理寺少卿讀得懂同樣披紅袍的長安府尹,自也讀得懂雖未批紅袍,卻實至名歸的陳年黃湯,如此看來……這位黃老大夫當是一位掙脫了皇城枷鎖的‘紅袍’了。”溫明棠說到這里,忽地笑了,“今日黃老大夫來我大理寺食了朝食,觀那身形,硬朗得很,當今陛下既在乎帝王權(quán)術(shù),又怎會將這樣一位執(zhí)掌太醫(yī)署多年,身體硬朗,依舊能夠留任的太醫(yī)令放出宮呢?”
這話一出,林斐也笑了,他深深的看了眼女孩子,而后語氣頗為玩味的說道:“陛下如今尚算稚嫩,往后或許終有一日會明白將這等執(zhí)掌太醫(yī)署多年,親身經(jīng)歷了先帝一朝的老太醫(yī)留在宮中,于他想要做的事有多大益處的!”
陛下如今想要做的事?查先帝那些道士、高人之事。這既有當年為儲君時,沒少被這些人挑唆而險些招致被廢的緣由,又有登基之后想借此事肅清朝堂舊有勢力的想法。總之,于公于私,查先帝當年那些道士、高人的糊涂賬都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紅袍放在宮中,等同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管著,隨便尋個理由都能輕而易舉的解決,可一旦出宮,便不好說了。”溫明棠想到這里,忽地笑了,她問林斐,“我看不到那些陳年舊案的卷宗,只知民間傳那位景帝是百姓傳揚的圣主,敢問他在位時,宮中的太醫(yī)署太醫(yī)、尚宮、尚食們是不是有不少出了事的?”
“皇城之中宮人、宮婢多如牛毛,可掌管太醫(yī)署的太醫(yī)令,以及尚宮、尚食卻是一只手都數(shù)得過來,自是乍一看上去并不顯眼,可我翻了翻那些庫房記錄,卻發(fā)現(xiàn)景帝雖于百姓而是圣主,可他在位時宮中的太醫(yī)令以及尚食、尚宮卻連一個安全出宮的都沒有。”林斐說到這里,對著溫明棠笑了,他道,“雖隔了個先帝,我亦不曾見過景帝,可從這些當年的記錄中,其實亦能看出那位景帝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在位時,大榮百姓民生和樂,選賢舉能,官員辦事盡心盡責,朝堂法令嚴明,對外數(shù)次親征,蕩平匈奴,能文能武,內(nèi)外皆安,留下個偌大的好攤子,若非如此積攢下的深厚家業(yè),也經(jīng)不住先帝登基后多年求仙問道的糟蹋了。”溫明棠想到這里,頗為感慨,“這位景帝不是史書所載那些隔了千百年之人,雖未曾見過,可僅僅隔了個先帝,年限不算太長,在位的皇帝好不好,放眼一望這大榮盛世便知道了。”
“所以,民間贊其為大榮不世出的圣主明君。”林斐接話道,“其實于百姓而,這話沒錯。”
“一面是不世出的圣主明君,一面又是在位時宮中太醫(yī)令、尚食、尚宮無一安全出宮,一切全權(quán)掌握在手的天子,他的帝王權(quán)術(shù)比起治國手段來并不遜色。”溫明棠聞,嘆道,“這等人……真真是難以形容。”
圣君,不是仁君。自不會心慈手軟。
“直接接觸自身衣食住行的身邊人若是位紅袍,很多事即便藏得再好,都很難逃脫對方的眼睛。”林斐說道,“帝王權(quán)術(shù)之中難免有不少見不得光之事,越是雄主,天下置于掌控的越久,也越發(fā)的不會允許有超脫于掌控之中的存在。”
所以,當翻開卷宗記載,看到那些直接或者間接接觸景帝衣食住行的太醫(yī)令、尚食、尚宮們始終走不出那座深深的皇城時,他嘆了口氣:如此手腕……那位子不落到景帝手中才怪了。
只可惜如此厲害的人,終是有遺憾的:那位景帝膝下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