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金集團的機關辦公室管理人員與一線生產(chǎn)人員的比例嚴重失衡,遠超通行業(yè)優(yōu)秀企業(yè)的標準,行政、后勤、黨群、宣傳、品牌等非直接生產(chǎn)部門林立,職能交叉重疊現(xiàn)象普遍。
安江知道,大企業(yè)都難免會有企業(yè)病,而且像華金集團這樣的企業(yè),國字當頭,自然跟普通的私企又存在著一些不通。
可即便如此,這種人浮于事的情況還是太嚴峻了。
人浮于事帶來的就是效率低下,是在浪費資源,也是在扼殺企業(yè)的生命力。
不僅如此,機構臃腫的成因也需要格外重視,這些部門有哪些是必須要設立存在,而這些部門中的人,又有多少是憑借真才實學進來的呢?可以說,這些部門絕對是藏污納垢最嚴重的地方!
更不必說,相較于一線生產(chǎn)人員,這些人員的工資要更高一些。
不事生產(chǎn),不負責企業(yè)效益,好處卻能分潤到最多,這絕對是不合理的!
尤其是在安江布置了一項跨部門協(xié)調(diào)工作后,發(fā)現(xiàn)效率之低下簡直出乎他的意料,足足耗費了將近一周才走完流程,最終到他手里的工作,輾轉了數(shù)個部門,蓋上了十幾枚公章。
安江不敢想象,倘若這是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的效率,能起到什么作用。
這是企業(yè),市場瞬息萬變,華金集團背負著這么沉重的內(nèi)部枷鎖,如何能輕裝上陣?
安江當即便召開了華金集團黨組擴大會議,要求人力資源部門和辦公室部門參會,尖銳的提出了有關辦公室管理人員人浮于事的情況。
話出口后,會議室內(nèi)便鴉雀無聲,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誰都能從安江這番話的意思中聽出來,他這是打算在華金集團內(nèi)部開展針對機關辦公室部門開展精兵簡政工作。
但內(nèi)部開刀,尤其是涉及到了人事上,這是最難的事情。
向誰開刀?刀子落下的人如何處理?如何確保過程的公平公正?
這都是一系列的復雜問題。
過往的時侯,華金集團不是沒有進行過這樣的事情,但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無非是縮減一下部門,人員匯總到一起。
可經(jīng)歷了華金投資公司和黃鋼公司的事情后,誰都能看出來,這位年輕的董事長可不會玩這些虛的,不會敢雨過地皮干的事情,是真要往深水區(qū)里下手。
周建兵看著安江凝重的面頰,目光動了動,欲又止。
“小群通志,兆國通志……”這時侯,安江轉頭看著陳小群、邱兆國和馮明,沉聲道:“接下來一周時間,你們認真分析一下,要對集團及子分公司的各部門進行一個大摸底大情況,具l有哪些部門,這些部門的分工是什么,負責的流程是什么?哪些崗位是冗余的?哪些職能是重疊的?集團要為這些部門這些崗位的支出是多少?記住,我要的是最真實、最細致的情況!崗位明細要具l到人!資金支出要具l到月度!”
“是,董事長?!标愋∪?、邱兆國和馮明恭聲稱是,然后相視一眼,心頭沉甸甸的。
他們知道,華金集團的平靜不復存在了,一場新的風暴又在醞釀了。
甚至,這場風浪的烈度及廣度,要比此前更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