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興明知道這些的時候,也僅僅只有同情。自己的生活該怎樣過就怎樣過,畢竟這些災害之地離著自己遙遠。眼不見既心不亂,那個時候的朱興明同情多過于感同身受。
直到他離開京城,一路之上的親眼所見。他看到那些扶老攜幼的難民,看到路邊蹣跚而行的災民。走著走著,一頭栽倒在地就永遠都爬不起來。
他們的親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茍延殘喘。他們已經沒有了力氣,沒有力氣去埋葬自己的親人。他們就像是一群行尸走肉,不知道自己的目的不知道自己的去路。
只是茫然的跟著大部分人,漫無目的的走著。期望,能夠遇到個好心人,施舍一碗粥。
當災民鋪天蓋地的時候,誰也幫不了他們。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等死,倒斃在路邊瘦骨嶙峋的尸首被野狗撕咬,草叢中的白骨漸漸風化。
那些嬰兒因為饑餓的緣故,頭和肚子出奇的大。他們的肋骨一根根的暴露在外,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就這樣在自己眼前眼睜睜的流逝。
那一刻朱興明想死,他甚至于想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推翻屬于自己老朱家的這個罪惡的王朝。
大明有今日,老朱家沒有錯么?其實,他們老朱家是最大的罪魁禍首。
但凡有一個有為之君,但凡有一個中興之主,大明都不會落到眼前的這個地步。
可是沒有,做木匠的做木匠,沉迷美色的沉迷美色,意圖長生的沉迷丹藥,歷代先祖皇帝,到最后沒有一個有為之君。他們只知道享受也只會享受,蒙蔽圣聽、溜須拍馬,掩蓋真相、贊頌盛世成了下面官員們瘋狂追逐的目標。
皇帝不過是他們隨意擺布的玩偶,皇帝們依舊覺得天下太平,依舊覺得四海富庶。等實在掩蓋不住了,大明也就走到了滅亡的邊緣。
朱興明幾乎是含著淚,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跟崇禎皇帝說了出來:“父皇,您見過這些么。兒臣都是親眼所見親眼目睹的,兒臣跟您說過,之前就跟您說過這些的。您聽進去了么,您只是一聲嘆息而已。父皇,兒臣請求您,出宮看一看吧。微服私訪,不要驚動地方,讓您親眼看看這個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
兒子的一番話,使得崇禎皇帝心頭大震。崇禎皇帝終于第一次認真的審視起自己來,難道說,朕真的錯了么。
是的,朕錯了。興明是對的,因為兒子看得清楚看的透徹,所以兒子比自己強。朱興明能夠扭轉乾坤,而自己不能。
如果兒子和自己一樣,被困在這四面圍墻的深宮之中,也會變得和自己一樣。
猛然間,崇禎皇帝醒悟了。他的眼睛里,閃爍著與往日不一樣的光彩:“皇兒,你說得對。來人,傳駱養性,朕要微服私訪!”
崇禎皇帝終于決定出宮,皇帝出宮這是大事。安全保衛工作實屬首要,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進宮得知皇帝的意圖后,自然是不敢怠慢。
挑選錦衣衛幾百名高手中的高高手,暗中保護皇帝。
暗衛,這些高手并不輕松,他們要時時刻刻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