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是驚喜的。他有個出息了的兒子,太子成了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
可久了呢?
朱興明已到了弱冠之年,是需要參加朝會聽政的。甚至于,協助皇帝處理國事的時候了。
現在的群臣,早已把太子奉為偶像。遇到難以解決的事,最先想到的是太子。遇到棘手的問題,最先想到的是太子。遇到國事抉擇,最先想到的還是太子。
或許群臣是無意識的,可是對于崇禎皇帝來說,一次兩次他不在乎。
等群臣都把皇帝當成了空氣的時候,崇禎內心又會怎樣的變化?
本來崇禎就是個多疑猜忌的性格,在十二團營平寇的時候,崇禎皇帝就差點鑄成大錯。若不是懿安皇后及時提醒,朱興明獻上二十四孝圖,豈能有今日的凱旋而歸。
懿安皇后是上屆宮斗的王者,什么樣的血雨腥風她沒有見過。聲望空前的太子,已經取代了皇帝的位置。這是非常嚴重的一件事,或許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懿安皇后看到了。
北宋末年,宋徽宗不想做亡國之君,把皇位讓給了兒子趙桓。結果,第一次金人南下,被大臣李綱擊退之后,大宋獲得了短暫的安寧。
宋徽宗立刻就不淡定了,他離開京城妄圖建立一個小朝廷,還想獨攬皇權。滿清的乾隆美其名曰做了太上皇,實則直到乾隆死后,嘉慶才真正的掌權。
一山不容二虎,何況皇帝和太子之間,本就是一種極其微妙的關系。
朱興明是聰明人,他理解懿安皇后的意思。于是,他跪在地上,對著懿安皇后磕了個頭:“皇伯母,我父皇自來多疑。還請皇伯母指教,孩兒該當如何做才是?”
懿安皇后原本還有些擔心,擔心戰功赫赫的朱興明聽不進去自己的勸誡。畢竟此時的朱興明威望正盛,人也是最容易飄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朱興明,很容易迷失自己。
看樣子自己的擔心是多余的,朱興明低調的很,這讓懿安皇后放了一半的心。
“好孩子,你且起來吧。有你皇伯母在,這天塌不下來。”
朱興明也是心頭一寬,再次施禮站起。
懿安皇后愈發的欣賞,她點點頭:“不驕不躁,不爭不搶。很好,興明啊,你有千古第一明君的潛質。怕是,太祖成祖皇帝都不及你。皇伯母很是欣慰,甚至欣慰。”
這就有點拔高了,朱興明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再怎么如何,他也無法和朱元璋朱棣比。
朱興明剛要開口,懿安皇后擺擺手:“你不必自謙,這是好事。就算是太祖皇帝,成祖皇帝在世,我也敢把這話說出來。大明有你,才是真的有了希望。我想太祖成祖皇帝的在天之靈,也自會欣喜,欣喜我大明有你這樣的好孩子。”
這世界上,能夠懂得自己的人并不多。知己難求,就算是有,也沒有人敢和朱興明交朋友。更別提,和太子爺推心置腹了,那是嫌棄自己死的慢。
只有懿安皇后張嫣,她是懂朱興明的。這讓朱興明又驚又喜,畢竟有一個了解自己的人,是多令人驚喜的一件事。
至少,自己有什么事,可以有了一個傾訴的對象。
懿安皇后也很欣喜,太子朱興明比他老爹崇禎,要穩重的多。崇禎,性格過于急躁。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