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大多數流寇們,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的。就連他們的主帥孫可望并沒有意識到什么,他從未見過這樣的陣型。對方三排火槍,對準了這些沖上來的流寇。
火器的犀利孫可望是知道的,可他并不害怕。無非就是第一輪射擊的時候,報銷一排的排頭兵而已。
孫可望也是很能打的,他是僅次于李定國的又一猛將。只是此人狹隘陰險,他的部隊馭下極嚴。只有這樣,才能鍛煉出一支能征善戰的軍隊。
前面的排頭兵們,沖不一定死,不沖卻一定死。因為孫可望的督戰隊可不是鬧著玩的,戰后統計,若是有敢畏敵怯戰者,殺無赦。
也就是說,沖鋒的時候誰敢后退或者說是沖的慢了,格殺勿論。
在這樣的嚴苛指揮下,他的手下攻勢相當的猛烈。流寇們不顧一切的,迎著火槍沖了上去。
‘砰砰’之聲不絕于耳,前面的一排流寇就跟割韭菜一樣,紛紛倒下。
然后,孫可望被鎮住了。
孫可望從未見過這樣的一支部隊,對方突然就一排火器射過來。這還不算,當你以為對方彈盡糧絕的時候。前面跪姿射擊完畢迅速后退,緊接著第二排站姿的射手們紛紛變成跪姿。第三排的上前,變成第二排。
‘砰砰砰...’幾乎是幾秒之內的時間,第二排的火槍又一輪發射,流寇們再次的倒下一片。
這個時候,流寇的戰斗力已經崩潰。大多數人,已經開始后撤。即便是孫可望極力約束,也是無濟于事。
緊接著,第三排的火槍手站在了第一排位置上,又是一輪瘋狂射擊。
流寇們徹底的崩潰了,甚至于后面的督戰隊也跟著后撤。這個時候再不跑,那就是送死,單純的送死了。
而原本第一排的射手又已經把火藥裝填完畢,射手們再次的瞄準...
燧發槍的三排輪射,間隔的時間只有不到十秒鐘。而且,三排是不間斷射擊。對于流寇們來說,只能拿自己的肉身去抵擋鉛彈的沖擊。
在火器面前,冷兵器連最后掙扎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一邊倒的碾壓態勢,唯一能夠對火槍手造成傷害的,大概也只有敵人的弓箭手了。
問題是,在火槍的射程之內,弓箭手的殺傷力有限。有的即便是射中了對方,因為甲胄的阻擋,也無法對敵人造成致命傷害。
大多數明軍的火槍手,除了幾個倒霉蛋之外,中箭的基本都是皮外傷或者輕傷。
而燧發槍里的子彈,則對流寇直接造成致命的傷害。鉛彈的威力依舊是恐怖,從身體的一端射入,另一端射出。
貫穿傷還好一點,若是擊中了人體的肋骨或者內臟,后面直接帶出血淋淋的一個大洞。這種恐怖的武器,是冷兵器無法比擬的。
只要是火槍,其威力都相當的可怕。尤其是燧發槍的威力,在原先大明火槍的基礎上,又得到了巨大的改進。別的不說,朱興明改進的火藥黃金比例配方,使得火藥威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