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若是崇禎一意孤行的話,朱興明自己也不知道最后能干出什么事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jié),懿安皇后張嫣不反對朱興明造反,在她看來,朱興明這孩子比他爹崇禎強多了。只是,朱興明過于年輕了點,到也算得上是英雄年少。
倒是崇禎皇帝這個糊涂蛋,居然被奸臣蠱惑。腦子秀逗了的家伙,居然想出讓朱興明回京。
若是朱興明此時真的帶兵回京,那才是真的害了大明。既然這樣,還不如干脆就反了。
周皇后卻千難萬難,一邊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一邊是自己的丈夫。手心手背都是肉,讓她做出選擇,等于要了她的命。
在面對大事的時候,周皇后顯然就不如張嫣了。她只知嚶嚶的哭泣,周皇后無奈的嘆了口氣:“別哭了,我以修書給了興明。至于如何決斷,就看這孩子自己的吧。”
沒錯,決定權還是在朱興明自己手里吧。他是反是孝,就看他自己的意思。
朱興明收到了老爹崇禎皇帝的圣旨,讓自己即刻班師回京。他一時渾然沒了主意,因為他不確定,遼東是否真的出現(xiàn)了危急。
如果遼東真的出現(xiàn)危急,十二團營必須果斷放棄四川,馬不停蹄的回援京城。不然,再等到黃臺吉打進關內(nèi),對于大明百姓將又是浩劫。
朱興明很糾結,他實在弄不明白,為什么遼東防線會崩潰。洪承疇他是干什么吃的。黃臺吉已經(jīng)被自己打的雖說不上元氣大傷,但也絕不再敢輕易來犯。
就算是洪承疇他們不行,錦州防線出現(xiàn)問題。可其他城池呢,總不能也不行了吧。
朱興明找到軍師宋獻策,宋獻策對此也是束手無策。因為實在不明白遼東局勢,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無奈,朱興明決定班師回京。一方面先派出驛卒,八百里加急去遼東那邊刺探情況。最快,估計也得三個多月之后了。一方面,命令十二團營拔營回京。戍衛(wèi)京城,到了京城看看情況再說。
就在朱興明要決定下令班師回京的時候,懿安皇后張嫣的密信,也終于抵達了。
崇禎皇帝下旨讓朱興明回京的那一刻,注定就已經(jīng)在京城掀起了軒然大波。懿安皇后張嫣得知消息之后,自然也是大吃一驚。她也曾派出侍女去勸阻,奈何崇禎皇帝壓根就避而不見。
懿安皇后冰雪聰明,很快就了解了崇禎的意圖。崇禎是真的對兒子起了疑心,他是要犯糊涂。
懿安皇后辦事冷靜果斷,很快就決定發(fā)一封密信。以先帝皇后的身份,命驛站的驛卒,十萬伙急送到湖廣十二團營。
是以,朱興明在得到崇禎皇帝圣旨不久,懿安皇后的密信,也到達了。
當朱興明展開密信的時候,一切便已經(jīng)恍然大悟。原來,父皇在疑心與自己。
傷心、巨大的傷心,失望、伴隨著巨大的失望。朱興明怎么也沒有想到,在皇權面前,父子親情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
老爹懷疑自己也就罷了,難道他就不為大明朝廷著想么。而今天下都已經(jīng)成了什么鬼樣子,崇禎皇帝的腦子里卻還想著朝政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