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滿清是最大的禍患,除了這些呢,天災小冰河時期,蝗災旱災澇災瘟疫,這些也都是問題。
還有更嚴重的,內部的腐敗。
張縉嚴投降了滿清,是個漢奸走狗賣國賊。對于朱興明來說,凡是投降滿清的,都沒有幾個好東西。
崇禎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逼近京師,張縉彥拒絕采納急招士卒固守、號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確建議,并且隱匿軍情不報。當時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了,崇禎皇帝對此還一無所知。
三月,李自成攻陷京師,張縉彥和大學士魏藻德率百官表賀迎接。這樣的狗官,實在是死不足惜。
成國公朱純臣,兵部尚書張縉嚴。此二人正在盤算著,如何讓崇禎皇帝把太子召回京城。因為,他們比誰都害怕朱興明勢力繼續壯大。
作為一個父親,崇禎絕不會相信兒子會背叛自己。朱興明向來孝順,這孩子不可能對不起自己。
作為一個皇帝,尤其是疑心極重的崇禎,朱興明手握重兵在外,朝中上下對他又是一片歌功頌德。世人皆知,太子爺拯救了大明,太子爺是大明的希望。
某一方面,朱興明在民間的威信已經蓋過了崇禎皇帝。這絕不是個好現象,而且軍中上下,都對這個太子敬畏有加。
別的不說,京城三大營的整頓出自于朱興明之手。三大營的很多將領,都是朱興明提拔的。
遼東的明軍,洪承疇祖大壽曹變蛟等人,對朱興明都是極為尊敬。山東總兵李守鑅,更是朱興明的人。
更別提朱興明的十二團營,還有陜西的孫傳庭,山西、河南、湖廣之地。大半個大明王朝的軍隊,都和朱興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如果真如朱純臣和張縉嚴這倆貨說的那樣,朱興明覬覦皇位的話...
崇禎皇帝不敢往下想。
當朱純臣和張縉嚴提出讓太子回京,怕太子勢力太大的時候。崇禎皇帝雷霆震怒,當場就想弄死這倆貨。
可此二人乃是朝廷重臣,兵部尚書張縉彥。大明王朝的國防部長。更別提世襲罔替的成國公,那可是跟著成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之后。
成國公,中國古代一等公爵。歷朝封此爵者凡33人。其中著名的有曾子、李穆、契苾何力、宋理宗、程坦、程戡、朱能等。他是明代世襲公爵。源起于明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名將朱能。成國公共世襲九世、十二位。因為“郕”簡化為“成”,故“郕國公”也錄入。
朱能,字士弘,懷遠人。其父早年為燕王千戶。長大后襲位為副千戶,負責守衛宮邸。洪武二十三年,追隨燕王北征大漠,驍勇善戰。
靖難之役時在真定擊敗耿炳文部,升都指揮僉事﹐又在鄭村壩擊敗李景隆部。建文四年正月,攻克東阿、東平,持三日糧,進軍淝水,又于淝水一戰大敗十多萬官軍,靈璧一戰,俘平安等十萬人,乘勝渡長江,直逼京師。
成祖即位,升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永樂四年卒。
到了崇禎末年朱純臣這一代,崇禎皇帝對他也極為恩重。這么一個重臣和兵部尚書一起進,崇禎皇帝只能強壓住心中的怒火。
第一次進崇禎皇帝雷霆震怒,第二次進崇禎皇帝心有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