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殺器來了,流寇面對這些先進的火器,哪里是對手了。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你還還不了手。
田化龍猜對了,他不止是別困死那么簡單,而是直接就守不住。因為,揚威營都督王玉瑋和振威營都督孔祥鑫已經把紅夷大炮運抵過來了。
紅夷大炮是從遙遠的京城,兵仗局不遠千里的運到了山西。然后經山西入河南,最后到了襄陽城外。
說實話,兵仗局有許多火器人才。可是,對于紅夷大炮的研究依舊是相對停滯。他們雖然改良了大炮,使得紅夷大炮的射程更遠,改良過的標尺,使得射擊精度也更準。
可是在研究開花彈的問題上,還是遲遲沒有突破。他們兵仗局所研制的,還是太子爺朱興明給他們的老辦法,開花彈是爆炸性炮彈的別稱,因其爆炸時彈片四射,猶如花朵綻放得名。開花彈源于北宋火器“火球”,外型渾圓,內盛火藥,裹以數層厚紙,點燃火藥引線“藥捻”后用拋石器投入敵陣,炸燒敵兵。
可是,朱興明做的開花彈效率極差。弄好了,可以發(fā)射進敵人陣中,產生爆炸。弄不好就會啞彈,甚至于炸膛的風險。
兵仗局一直在改進,不遺余力的改進。可問題出在哪兒,依舊找不到答案。就連朱興明自己,對此也頗為頭疼。
而且開花彈的保存條件極其嚴苛,運輸途中更需小心翼翼。為此,明軍的火器裝備中,實心彈依舊是占據了主流。
即便是遼東邊關,除了錦州城有幾門開花彈大炮之外。大多是,明軍裝備的還是實心彈。
實心彈用于攻城,效果不比開花彈差多少。開花彈是以爆炸半徑來殺傷敵人,實心彈則以爆速飛行撞擊敵人,而且實心彈攻擊城墻,連續(xù)轟擊之下,也可以對城墻造成巨大的傷害。
只要是開花彈的引線,在點燃之后塞進炮膛射出。在空中爆速飛行過程中,極易造成引線的熄滅。
不過沒有開花彈也不要緊,可以用拋石車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拋石車射程雖不及開花彈,可是也能把重物扔上城墻。
開花彈用炮膛射擊不行,用拋石車效果卻奇佳。因為拋石車拋擲的速度緩慢,引線不容易熄滅。
一排排的拋石車在襄陽城外一字排開,拋石車前面是盾牌掩護。拋石車的中間,有十幾門大炮枕戈待旦。
城中的流寇們一看這陣勢,無不嚇得瑟瑟發(fā)抖。大炮的威力,那可是足以用恐怖來形容。
田化龍同樣的緊張,這官兵本就難以對付,在加上火器犀利。李自成的部下們,可是見識過虎賁軍燧發(fā)槍的厲害,燧發(fā)槍是他們每個人的噩夢。
這玩意兒精度極準,射程又遠。燧發(fā)槍摟火之后,如雷轟如閃電的。要命的是,每當燧發(fā)槍三人一排的時候,可以不間斷無死角的射擊。沖在前面的流寇舉著大刀長槍,只能以肉身去抵擋鉛彈。結果往往就是,他們還沒有碰到官兵的一根汗毛,自己已經是全軍盡沒。
幸虧,這次圍城之中,沒有虎賁軍的身影。其實,虎賁軍被朱興明調去執(zhí)行更重要的任務去了。
而田化龍一直在期盼,在等待的宜城黨守素的援兵,根本就來不了了。此時的黨守素自身難保,他那里還有心思去支援田化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