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朱興明最為痛恨的事,官兵胡作非為,等同于寒了百姓的心。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些狗官該死。
太康指揮使史良志,縱兵搶劫百姓,殺百姓冒功。此事,從太康軍中逃回來的官兵,到了開封城找到十二團營告的狀。
朱興明大為震驚,他萬萬沒想到,官兵竟然也會有如此禽獸之舉。殺百姓冒功,縱兵搶劫。
任何一條,都足以讓太康軍萬劫不復。他們的指揮使史良志似乎對這位雷厲風行的太子很是畏懼。得知手下將領逃跑去吿御狀,他就知道事情要遭。
果然,事情捅到開封城瞞不住了。于是,這史良志趁著太子治罪之前,居然自殺身亡了。
直覺告訴朱興明,事情沒有那么簡單。他決定親自派人去審理此案,派誰去,信陽城的李巖。
沒錯,朱興明收復河南,唯一沒有遭受屠戮的地方,大概就是李巖和紅娘子鎮守的信陽城了。信陽城離著太康軍不遠,朱興明下了一道軍令,讓李巖去調查太康軍作亂之事。
左良玉對此似乎有些不以為然,他找到朱興明,勸道:“太子殿下,有時候這些地方官兵縱兵搶劫,也實屬無奈。朝廷撥付的軍糧跟不上,有的時候軍餉也沒了著落。這些兵就比較難纏,嚴重者,隨時都會嘩變。”
朱興明“哼”了一聲:“那是之前,本宮也知道,官兵搶劫似乎也成了你們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吧。欺上瞞下,上達地方州府,下至郡縣村鎮,對此都是默許。只要做的不太出格,搶劫百姓似乎是官兵們的一條發家致富之路,是也不是。”
明軍有多爛,爛到幾與流寇無異。之前確實是,這些明軍官兵所到之處,因為籌集不到軍糧,很容易總兵搶劫。對此,朝廷也是無可奈何。
甚至于,只要做的不太出格,上下一心的都選擇無視。這也變相的縱容了的這些官兵的囂張氣焰,比如說山東總兵劉澤清,之前他在山東境內就比流寇還狠。
后來,劉澤清被朱興明給弄死了,山東的局勢這才穩定下來。今年,山東也遭受了百年難遇的干旱與蝗災,也有流寇揭竿而起。
可是,山東局勢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流寇也是小股作亂,很快就被平定下來。山東總兵李守鑅,將如今的山東治理的不錯。
朱興明很憤怒,若是之前他或許管不著。可如今他是天下兵馬大元帥,對大明全國軍隊皆有調撥職權。
這件事,他絕不容許再發生。官兵洗劫百姓,這讓大明的百姓如何看待當今朝廷。
“左良玉,你給本宮記住了。之前的事本宮可以既往不咎,然今以后,誰敢再縱兵搶劫百姓,殺百姓冒功。在本宮這里只有三個字,殺無赦!”
左良玉忍不住打了個冷顫,他知道眼前這個小太子的厲害。當下,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末將謹遵太子之命。”
朱興明的臉色緩和了許多“左良玉,你與朝廷有功。沒有你駐守的開封城,此時的開封已成煉獄。本宮會記你一功,大明朝廷會記你一功。”
左良玉第一次對一個人產生如此巨大的畏懼之心,當下恭恭敬敬的回道:“末將定會約束部隊,不敢有亂民之舉。”
對于左良玉這種人,不能給他太大的權利。否則,此人很容易驕橫跋扈,擁兵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