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寇都是非常聰明的,在長久中和明軍官兵的對峙中,他們早已學會了怎樣打仗。
這使得朱興明為此付出了輕敵的代價,戰爭從來都是公平的。不要小看你的任何一個敵人,這一次他在淇縣吃了大虧。
敵人前后夾擊,朱興明腹背受敵。就在展云鵬帶著虎賁軍騎兵馳援后撤的雜牌軍,對上了白旺軍隊的時候。
突然淇縣城門大開,王體中竟然帶著城內的流寇,對朱興明等人進行了反包圍。
白旺和王體中八萬大軍,分左右兩翼和圍。將朱興明的一萬人,團團圍在了中央。
打仗,最怕的一幕出現了,和圍。
和圍必死,對方還是八倍于己。流寇們占據了天時地利,彰德府的雜牌軍登時亂作一團。
就連虎賁軍的將士們,臉上都露出了驚恐的神色。虎賁軍能打,但不意味著他們就是神仙。
燧發槍畢竟也是有其短板的,只能單發不能連射,鉛彈裝填的速度,極其緩慢。人數相等或者少于對方的時候,燧發槍都能發揮一定的優勢。
可是,面對八萬流寇大軍。三千虎賁軍就顯得勢單力薄,即便是你第一排的燧發槍射死前面的流寇。他們如潮水般源源不斷的涌上來的時候,燧發槍也無能為力。這個時候,除非你有幾臺冒著藍火的加特林。
朱興明自負沒有這個本事,別說是加特林,就算是燧發槍都不能人手一把。至今,燧發槍還停留在手工打造的基礎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其生產力卻極其低下。
合格的鋼材稀有,一塊粗鐵需要千錘百煉成為精鐵。精鐵再經過反復的淬煉,一道道繁瑣的工序才能做成圓管。
圓管還需要數十道工序打磨,然后,還需要人工在鋼管上鉆孔。為防止槍管炸裂,只能采取人工作業的方式,用鉆頭鉆鐵管。只有這樣的槍管,裝在燧發槍上的時候,才不會出現炸膛的風險。
生產效率的低下,還有經費的短缺。朱興明只能給虎賁軍人手一枝的燧發槍,至于東宮衛和其他十團營的將士,只能是以冷兵器為主。
朱興明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恐懼,這些彰德府的雜牌軍雖然不成樣子,可他們本不該死。他們長得瘦,可不是劈柴。
這一次,他們被流寇們圈起來打,是朱興明領兵以來,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危機。
要命的是,虎賁軍等于是孤軍深入。十二團營的后續部隊,根本就無法馳援。他們,甚至根本就還沒抵達河南地界。
十二團營其他部隊無法前來支援,沒有了援兵朱興明等人只能是待宰的羔羊。還有就是,一旦他們全軍盡沒,則彰德府就會出現空虛。
到時候,這白旺的軍隊,勢必會繼續北上,一口吃掉彰德府。到時候,彰德府可也就會成為李自成的地盤。進而導致,整個河南成為了李自成的天下。
要命的是,朱興明被俘獲或者死于亂軍之中,大明直接就完犢子了。或者說,就算是他們能夠突出重圍。虎賁軍呢,虎賁軍怎么辦。
這支由朱興明一手打造,號稱虎狼之師的虎賁軍,代表著大明王朝最高戰斗力。若是在此戰敗北,且不說對于士氣的挫敗。每一名虎賁軍將士,都是朱興明的心頭肉。若是有個三長兩短或者全軍盡沒,朱興明如何對得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