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征收賦稅的后果就是,李自成建立起完善的后勤保障,當手下兵力快速增長時,這些軍隊的給養就成了很大的問題,只能通過搶掠明朝官員,地主土豪的財產來養活自己,所以,李自成注定無法得到明朝官員和地主土豪的支持。
李自成鼠目寸光的局限性,注定他會失敗。要知道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地主豪紳還朝廷官員手里,不征收賦稅雖然得到了普通百姓的一定支持,可是那些地主豪紳的反擊也是極其強烈的。
李自成骨子里就是個流寇,他習慣了搶劫。只是時事造就英雄,他被逼成了推翻大明王朝的指揮者??裳酃獾木窒扌裕沟么巳酥慌渥鰝€禍國殃民的流寇。
劉邦、朱元璋也是草莽出身,可他們懂得知人善用。他們懂得審時度勢,懂得得天下后是治天下安天下。李自成不懂,他只知道搶、搶、搶...
應城有著燦爛、久遠的歷史文化。春秋時,應城屬軫、鄖國,戰國時屬楚。
數千年前,應城東南面還是一片沼澤,與古云夢澤相連;西北部則為丘陵高崗之地,地勢開闊,適于墾田,也適于屯兵打仗。
后應城設郡縣,至明成化年間建縣城城墻,縣治正好在古蒲騷地之南,經文人杜撰,騷客附庸,街巷議談,故得雅稱蒲陽。
應城城墻堅固,同時,因為天災,不少逃難的地主大戶,都躲到了應城內。一時間,應城大戶云集,這些地主土豪的到來,也帶來了大量的糧食。
李自成的第一站,就是吃掉應城,補充給養。
其實,早在崇禎九年十二月初六,流寇賊首張獻忠就曾率眾抵達湖北應城附近,當時應城官員和官軍得知消息后,嚇得紛紛投降。當時的大明朝廷糜爛不堪,張獻忠此時的實力強大,他們很多都選擇投降。
還有,崇禎皇帝對官員過分的苛刻和逼迫,一旦官員們失敗就會承擔責任,然后,被崇禎皇帝毫不猶豫的殺掉。
當時的崇禎皇帝多疑猜忌,刻薄寡恩,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張獻忠得到一些應城勢力的幫助,便帶領著手下從東向西,快速行軍前行,繞過明軍圍追堵截的包圍圈。結果雙方還沒有交戰,便突破了官軍的包圍。
《明史》記載,張獻忠帶著手下勇士用梯子登上城墻。守城的官軍看到突然有人登上城墻,全驚慌失措,急忙向東北西門的方向逃竄。而張獻忠已經由西南繞向東北方向,以逸待勞,斬殺官軍近萬人,鎮守的縣令也戰死。
張獻忠共計在城內呆了八天,導致城內死傷無數,財產也掠奪得一干二凈,一直到第十八天才離去。
好不容易應城喘口氣,周邊各地的地主商賈云集應城避難??扇缃?,又遇到了李自成的大軍。
李自成帶著兩萬部下傾巢而出,然后,帶著召集來的數十萬饑民。如喪尸大潮一般,往應城奔赴而去。
那些得到二斤小米,還有武器的饑民,轉瞬之間就成了具有一定戰斗力的流寇。想活下去,每個人都想活下去,他們沒得選擇。
想活命,就得搶。就得和官兵干,一只螞蚱不足為懼,成群結隊的螞蚱,就是蝗災。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