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百姓們,一開始對于新型農作物的抵觸。當他們嘗到了耕種的好處之后,便一發而不可收拾。
“我說二舅,您就盡管放心,我家今年一粒粟米都沒種,全都種上了這些玉米啊、紅薯、花生啥的,聽我的沒錯。還有,朝廷秋收的時候,只收取十成中的兩成作為賦稅。這還不算,若是您推。薦給您的親戚去種植,朝廷再把兩成賦稅中減去半成。您呀,只需要繳納一成半的糧食收成就行了。”
“狗蛋啊,我可是你二舅。娘親舅大,你可不能框我,還有這等好事?”
“我說二舅,您外甥怎會誆你,你來我家看看,我家都種上了”
這樣的例子,每日都在皇莊周邊上演。一傳十十傳百,皇莊儲存的新型糧食種子,很快就被一清而空。
甚至于,朝廷還省下了一筆運輸費用。這一點,就連朱興明都沒有想到。
還別說,狗腿子來福天生就是一塊做生意的料子?;是f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糧食作物推廣的空前順利。
不過,即便是再順利,也僅僅是京畿周邊慢慢普及。甚至于,天津衛那邊還是有很多百姓種植了粟米之類的作物。
沒辦法,這種事急躁不得,只能慢慢來。
今年,小冰河時期的天氣依舊是泛濫。沒辦法,既然在攤上了這么一個時代,只能自認倒霉。
好在今年皇莊的新作物種子都已經普及了下去,眼下,就等著看秋天的收成了。今年的經濟作物收成若是不錯的話,可以極大的緩解饑荒問題。
然而,朱興明一切總是想的太理想化了。三月京畿大雪,四月寒霜,五月起大旱、六月大旱、七月蝗災...
上天似乎在有意和大明作對,總是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要命的是,不止是京畿周邊,河南出現大旱,緊接著就是湖廣、南京。
就連朱興明都不得不憤怒起來,他在鐘粹宮踢了桌子:“賊老天,該死的,本宮招你惹你了。大明的百姓招你惹你了,賊老天,你的眼睛瞎了么,看不見你的子民在忍饑挨餓么,你的耳朵聾了么,你聽不見你的子民在哀嚎乞求么?!?
鐘粹宮的太監們嚇得面如土色,甚至于一旁的孫旺財和孟樊超都心驚肉跳。要知道,沒有人敢得罪上天的。
就連崇禎皇帝,一直都在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于屢次下罪己詔。就是在乞求上蒼保佑,保佑大明的子民。
可太子爺瘋了,竟然在宮中指天罵地起來。這事要是傳出去,會闖出大禍來的。
可朱興明依舊沒有在乎,他嘴里罵罵咧咧,著實是太過令人氣氛了。好不容易種上的莊稼,寒霜接踵而至。
小冰河時期的威力著實恐怖,本該陽春三月,萬物復蘇的集結。本該春暖花開,糧食種植的季節,天氣突然就寒冷異常。
好在,自萬歷年間百姓就習慣了這樣的異端天氣。剛剛破土而出的玉米,百姓們便開始了抗霜。在田野里點燃煙火,在地里撒上稻殼干草。
這種極端天氣只持續了短短幾天,奇跡的是,種植出來的玉米竟然抗住了霜凍。朱興明讓劉來福收集京畿周邊各地的消息,還不錯,種植的玉米大多都長勢良好。
這讓朱興明稍稍松了口氣,可是,接下來種植花生開始,京畿開始出現大旱。久不下雨,莊稼再次面臨顆粒無收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