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綱崩壞,整個官場都烏煙瘴氣的時候,清白就是一種罪。
清官,是做不長久的。
朱興明苦笑一聲:“父皇,咱們還有的選擇么。朝綱崩壞,貪腐橫行,祖宗留下來的二百七十多年的基業(yè),都被這幫蛀蟲給啃食殆盡。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這些喂不飽的蛀蟲們,不將他們鏟除,大明朝永無翻身的那一天。”
崇禎皇帝嘆了口氣:“可是,你拿自己太子之位去換,是否過于冒險。你想過沒有皇兒,一旦失敗,這東宮之位就不是你的了。”
殺田弘遇,絕不僅僅是因為私仇,那不過是說給外人聽的借口而已。朱興明想動這些貪腐橫行的官員,想動這些互相勾結的武將,只能兵行險著。
表面上,他是為了爭奪一個女人弄死了田弘遇。實則,朱興明在向左軍都督府開炮。
想動這樣的一個一品武將,明著來是絕對不行的。首先,這個田弘遇手下黨羽眾多。還有許多地方將領都對其效忠,如果崇禎動他,都有可能引起嘩變。
比如,那個山東總兵劉澤清,此人和田弘遇來往甚密。而且劉澤清手下掌握著數(shù)萬兵馬。重要的是,劉澤清幾乎成了獨立的藩王。
此人有多囂張呢,如今的山東幾乎成了劉澤清一人的天下,他占據(jù)著自己的防區(qū),財政收入不上交,自己肆意揮霍,把領土、軍事等事放在腦后一概不關心。
崇禎十三年五月,山東發(fā)生嚴重的饑荒,各地災民相聚起義,曹州、濮州尤其如此。崇禎皇帝命令劉澤清聯(lián)合總兵楊御藩的部隊前往剿捕他們。
山東大旱,流民四起。結果劉澤清奉命剿匪,他不敢去征剿流寇,竟然縱兵搶劫。征剿流寇的路上所過之處都被他燒光、搶光了。
以至于山東百姓提起劉澤清便恨之入骨,百姓恨劉澤清,尤甚與流寇。
而這樣的一個人,卻極為善于鉆營。劉澤清和朝中不少大臣相互拉幫結派,干預朝政,排斥異己,他們不斷地遞上各種各樣的奏章,把朝廷中的紀綱破壞完了,其中劉澤清所提出的主張最為狂妄、謬誤。
而此人先是結交與奸臣周延儒,周延儒倒臺之后,他又巴結上了左都督田弘遇。如今田弘遇被朱興明刺死,劉澤清便在山東蠢蠢欲動。
兵科右給事中韓如愈曾經(jīng)彈劾過劉澤清,結果,韓如愈經(jīng)過東昌時,劉澤清就派人在路上殺死了他,也沒人敢把這事報告給朝廷知道。
這件事錦衣衛(wèi)查出來了,只是韓如愈已死,此案只能不了了之。如今,朱興明弄死田弘遇,就是想將來為拿下劉澤清做鋪墊。
這些武將手握重兵,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反叛。朱興明只能鋌而走險,以自己的前程做賭注。
一個手握重兵,位高權重的一品武將慘死。同樣,身為太子的朱興明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皇太子位被廢。這樣一來,田弘遇的手下走狗們就無話可說。
皇帝已經(jīng)把太子廢掉了,他們也就找不到理由不滿了。樹倒猢猻散,田弘遇一死,劉澤清等人只能繼續(xù)尋找下一棵大樹好乘涼。
山東一直不太平,經(jīng)常爆發(fā)旱災蝗災。朝廷又無人可用,山東實際上已經(jīng)成了劉澤清的地盤。崇禎無奈,只好繼續(xù)委任劉澤清為山東總兵,官晉太子太師。
明朝末年,總兵是明朝的高級將領,全國不過二十人左右,用今天的話說,相當于軍區(qū)司令員,權力是非常大的。
就這樣,劉澤清坐鎮(zhèn)山東。在濟南府修建豪華府邸,府第的規(guī)格類似王府。甲第寬敞,門館壯觀,金碧輝煌,富麗堂皇,花園曲渠,高屋深墻,劍衛(wèi)林立。
不僅如此,劉澤清還一貫嗜好聲伎,曾經(jīng)蓄養(yǎng)美妓寵侍四十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