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鐵騎,精銳中的精銳。星夜兼程,在關鍵時刻,他們來了。
看到援兵的那一刻,明軍將士們幾乎都要流淚了。
朱興明來了,虎賁軍來了。
虎賁軍的到來,捅了黃臺吉的屁股。
黃臺吉大軍兵臨蘭州城下,擺開陣勢滿以為輕松拿下城池。可是,還沒等他圍點打援。虎賁軍,晝夜奔襲之后,抵達蘭州城外圍。
這徹底的打亂了黃臺吉的計劃,要命的是,自己的隊尾大亂,使得清兵攻勢頓緩。
現下雙方都是吊著一口氣,就看是誰能堅持到最后了。阿濟格和多鐸的大軍,開始猛攻城墻。他們之所以沒有讓蒙古聯軍先行,是因為他們覺得蘭州城會輕易地攻破,如果讓蒙古騎兵先上,容易被他們竊取了勝利果實。
結果,萬萬沒想到他們會遇到如此激烈的反抗。這讓清兵損失不小,阿濟格和多鐸大怒,一刻不停歇的對著城墻猛攻猛打。
看看是誰先扛不住,而城墻上的明軍,在魯道遠的帶領下也直接就發了瘋。
清兵的十余次進攻,活下來的都成了老兵油子。包括那些協防的平民百姓,一個明軍將士倒下去,一個百姓撿起他的武器,繼續反抗。
甚至于,當清兵攻上城頭,這些協防百姓竟然學會了互相配合。真正的訓練,就是在戰場上廝殺出來的。
現在能夠活下來的,都是精英。這對于攻上城池的清兵是致命的。有那么好幾次,他們眼睜睜的看著明明大批的清兵攻上了城墻,一度看來明軍城墻要失守了。
可是源源不斷的明軍撲上來,總會把沖上城墻的清兵給撞回去。
這讓阿濟格和多鐸很是憤怒,他們發動了又一次的猛攻。就在他們欣喜的以為,這次一定能夠攻下城墻的時候,清兵的隊尾出現了騷亂。
現在是崇禎十四年冬崇禎十五年春,剛過了春節第六天。今天,是大年的正月初六。
虛歲十五歲的朱興明,已經成長為一個俊朗的少年郎。英俊的臉上褪去了孩童的稚氣,此時的朱興明身高一米七八,英俊瀟灑。
而他手中持著一柄亮銀槍,胯下騎著一匹飛云騅,龍背鳥頸、骨挺筋健、嘶吼似雷、奔馳若風。虎賁軍的將士,護衛在側,嗷嗷叫著殺入敵營。
黃臺吉的隊尾登時大亂,隊尾的清兵相對戰斗力低下。被三千虎賁軍一沖,登時潰不成軍。
不過,終究是清軍人數眾多。再短暫的驚慌過后,他們迅速集結。妄圖,將虎賁軍圍起來和對付沖出來的的東宮衛一樣,圈起來打。
可是,虎賁軍終究是虎賁軍。且不說他們清一色的騎兵,虎賁軍將士們的裝備,是清兵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
軍馬,都是北京城養馬場千挑萬選出來的良駒。身上的牛筋明光鎧,可以抵擋弓箭手。還有,手里的軟滕盾牌,甚至于能擋住重兵器的擊打。
清兵也有盾牌,清兵手里的藤盾質量輕便防護性能極佳。一度,是黃臺吉的大殺器,清兵的驕傲。
可是,這三千虎賁軍手里拿著的,也是一種藤盾。只不過,虎賁軍手里的軟藤盾更輕更薄,抗震力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