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興明在朝堂上暴走怒懟幾個官之后,就沒有人敢站出來拍馬屁了。
崇禎“嗯”了一聲:“帶你的虎賁軍么。”
朱興明點點頭:“正是兒臣城外的三千虎賁軍,可是父皇,兒臣沒有糧草軍餉。”
虎賁軍是一支奇怪的軍隊,是這個時代的異類。隸屬于太子統(tǒng)轄,卻沒有朝廷編制,軍餉糧草,就地自籌。
也就是說,朝廷的戶部也兵部,一文錢都不給你。至于怎么養(yǎng)兵,自己想辦法。
朱興明基本上是靠著西山玻璃廠還有錦衣衛(wèi)在京城弄點商稅,來養(yǎng)活這三千虎賁軍的。查抄范永斗的時候,倒是弄了一千萬兩銀子。
不過,這些錢一部分拿來開辟鹽道。一部分,朱興明不到關(guān)鍵時刻不想動這筆錢。
這次發(fā)兵遼東,朱興明不想在做冤大頭。想讓虎賁軍白白出力,怎么也得給點軍餉糧草之類的支持一下吧。
誰知,崇禎皇帝早已學(xué)聰明了,他竟一毛不拔:“朕容許你私自募練虎賁軍,已經(jīng)是格外開恩了。軍餉糧草,朕一文錢都沒有,你自己想辦法。之前,你們?nèi)ミ|東不是準(zhǔn)備的很充分么。”
崇禎皇帝有自己憤怒的理由,既然虎賁軍朝廷不管,朱興明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城外虎賁軍大營依山而建,據(jù)說那座叫云崗山的地方,山下已經(jīng)給挖空了。里面,虎賁軍儲存了大量的軍糧。
有人說,這些糧食夠虎賁軍打仗吃三年的,甚至也有人說,夠北京城的百姓吃好幾個月的。總之,人云亦云的很多說法。
北京城在安置流民的時候,糧食最缺的時候,崇禎皇帝問過兒子。能不能把你給虎賁軍準(zhǔn)備的軍糧,勻一些給百姓。朕可是聽說,你囤積了不少的糧食。
朱興明撒潑耍賴,死扛著說沒有。三大營的糧草都不能動,憑什么動他虎賁軍的。寧可動用皇莊的存糧,也不能動虎賁軍的軍糧。
朱興明據(jù)理力爭,說的崇禎皇帝無以對。這次北上,朱興明想要軍餉糧草。崇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不給。
其實朱興明也沒抱什么希望,他不知過是隨口一問,不給拉倒:“好吧父皇,兒臣此次北上,免不了要與建奴一場惡戰(zhàn)。兒臣臨行之前,還是想勸父皇一句:官皆可殺!”
這就過分了,朱興明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這些官們個個義憤填膺,他們剛要開口,可面對崇禎皇帝殺人的目光中,紛紛都選擇了閉嘴。
崇禎皇帝也終于發(fā)現(xiàn),這些官們確實是過分至極。兒子說的話,有時候未必就不對。
有時候自己的許多決策明明是對的,偏偏就是被這些官們給鼓唇弄舌的無疾而終。
現(xiàn)在想想,崇禎是越想越生氣。官們頓感不妙,當(dāng)一個皇帝不顧及名聲的時候,就是官們要倒霉的時候了。
之前,皇帝們都怕背負(fù)一個昏君或者暴君的罵名,對官們是盡量的忍讓。但到了朱興明這里不管用了,朱興明似乎恨極了官。
邊關(guān)軍情耽誤不得,官之事終究只是個小插曲。朱興明必須盡快集結(jié)軍隊,再次的奔赴遼東戰(zhàn)場。
不弄死黃臺吉,不滅掉建奴,這些人終究會是大明的心頭之患。大明,必須滅掉他們。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