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縣,一個小小的縣城居然都攻不下來。這讓李自成極其部下,大為的惱火。
造反以來遇到的挫折不少,可羅山縣著實讓他們想不通。
天臺山,這里是李自成的大本營。此地隸屬于湖北黃岡地界,離著羅山縣并不很遠。
沒能攻下羅山縣,李自成引以為大恨。這事,都怪吃里扒外的紅娘子。所以,李自成恨極了她。
恨紅娘子,就不能讓她死。死了,太便宜她了。
此時的李自成,還算是比較艱苦樸素的。他能做到與將士們同甘共苦,這一點李自成做的很好。手下,其實還是不乏不少的死忠。
流寇,才是燒殺擄掠的罪魁禍首。
其實主要是現在也窮,流寇的日子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好過。餓的時候餓死,撐的時候撐死。
洗劫一處城池,殺光大戶和地方官。美其名曰劫富濟貧,實際上不過是收買人心。這個時候,是流寇們吃的最飽的時候。如果對方抵抗強烈,城破之后為了泄憤,李自成也會命令部下開啟殺戮模式...
城池攻不下來,這就麻煩了。必須盡快轉戰別地,否則你一旦供不上糧草,手下的隊伍隨時都有可能一哄而散。
流寇沒有后勤,好處就是走到哪里搶到那里。沒有累贅沒有額外的開支,若是遇到個天災人禍,隊伍就會如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壞處就是,沒有后勤的補給,一旦遇到明軍抵抗。當你攻不下對方城池的時候,很可能面臨被擊潰或者鳥獸散的下場。
不過對于李自成來說他不在乎,李自成這三個字就是最好的金字招牌。自己的隊伍打散了不要緊,打殘了也不要緊。只要給你自己合適的土壤,他立刻就能拉起更多的隊伍卷土重來。
明軍就不一樣了,李自成可以失敗一百次,他依舊是李自成。官兵失敗了一次,就無法再翻身。一旦官兵被擊敗,失去的將會是大片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會淪為李自成發展實力的土壤。
李自成如此,張獻忠亦是。他們原本在陜西、山西、河南等地混的風生水起,雖然屢遭重創,可他們最終還是重新崛起。
直到,李自成遇到了孫傳庭。
孫傳庭,大明王朝最后的希望了。
自從圍攻開封府失敗之后,李自成的隊伍就開始在走下坡路了。這個孫傳庭把陜西守得鐵桶也似,他從潼關出兵,帶著手下的秦兵對著李自成一路追繳。
李自成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最終好不容易擺脫了孫傳庭的追擊,來到了羅山縣。
孫傳庭缺少糧草軍餉,無奈班師回防。到了羅山縣外圍的李自成,好不容易得到了些許的喘息。
他本以為,打開羅山縣的門戶,攻下羅山縣就可以再次對河南境內長驅直入。趁著孫傳庭沒有反應過來之前,狠狠的搶上一把。
最好的結果是紅娘子主動歸順,即便是紅娘子沒有歸順,自己能夠攻下來也好。
誰知,在羅山縣遇到了紅娘子強烈的抵抗。李自成的隊伍損失慘重不說,羅山縣竟然沒有打下來。
這就令人憤怒了,雖說是活捉了紅娘子,可依舊難消李自成的心頭之恨。
“軍醫何在,那紅娘子傷勢如何了?”營帳內,李自成緊握著拳頭,恨恨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