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戰斗力雖然大不如前,可是用來對付朝鮮,那還是手拿把掐。
這讓下面的群臣顫顫,紛紛伏地,那討回來的使者隨從,伏地哭道:“是啊國王陛下,那清國攝政王說、說咱們給的糧草太少,與、與他們預計的相差甚遠。那、那攝政王就一怒之下,將,將咱們派出的使者給殺了。”
此一出,眾人大駭。
要知道朝鮮國王李倧在位初期,后金對大明的戰爭已經出現壓倒性勝利,尤其是黃臺吉繼承汗位之后。定下了先征服朝鮮,后征服大明的戰略方針,黃臺吉親自率后金軍隊猛攻朝鮮。雖然朝鮮李倧積極備戰抵抗后金,但朝鮮軍隊兵敗如山倒,已經自身難保的大明王朝再也不像萬歷朝鮮戰爭那樣有能力保護藩屬國朝鮮王朝。
后來黃臺吉在沈陽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大清王朝正式建立。同年,黃臺吉開始對朝鮮王朝發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鮮王朝斷絕與大明王朝的關系,臣服大清王朝,成為大清王朝的藩屬國,但朝鮮李倧堅決拒絕。
于是黃臺吉在第二年便開始向朝鮮王朝發動最后的決戰,朝鮮軍隊死傷慘重。李倧被迫無奈,帶著自己所有王室成員、文武大臣向滿清投降,他本人當著全國臣民的面,向黃臺吉行三跪九叩的儀式,承認大清為朝鮮的宗主國,徹底斷絕與大明的關系。這一幕,所有的朝鮮臣民聲淚俱下,是朝鮮李倧一生中最窩囊的時刻。
事后,李倧的所有兒子和兒媳都被當作人質帶回大清,以此當作朝鮮臣服大清的擔保。
后來鑒于朝鮮的臣服,大明的日益壯大。黃臺吉怕朝鮮再次倒向大明,于是將李倧兒子遣返回了朝鮮以施恩惠。
如今滿清再次翻臉,就因為進貢給他們的糧草不夠,多爾袞一怒之下殺了他們的使者。
朝鮮戶部官員第一個站了出來,哭訴著說道:“陛下,去年霜災嚴重,咱們自己糧食都減產過半。各地更是不少的災情,國庫短時間內,那里籌集的了這許多糧草。就咱們送去清國的這些,也是好不容易才湊出來的。”
從沈陽逃回來的使者隨從更是哭泣道:“回稟陛下,那、那攝政王多爾袞道。糧草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倍,若是完不成籌集任務,他們必將興兵來、來將咱們殺個片甲不留。”
也有主戰派的臣子,如兵部尚書站出來怒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清國如此咄咄逼人。咱們不如,跟他們拼了!”
“拼,怎么拼。就算是咱們打光了,也不是那清國的對手。”
“唉,咱們朝鮮子民原本受大明庇佑,深感天朝上國大恩。如今清國勢大,也無人前來相助與我等,咱們與其等死,不如拼了。”
“對,就算是打不過,也要落得千古流芳。就算拼光了咱們全朝鮮之力,也要跟他清國殺個你死我活!”
“對,跟他們拼了,哪怕是亡國滅種,也要跟他們拼了!”
主戰派的官員義憤填膺,理由很簡單。多爾袞提出來的要求,朝鮮根本就無法滿足。就算是把朝鮮境內的糧食都獻上去,最終還是不夠。
糧食都給了滿清,他們朝鮮百姓怎么辦。難道說,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就這樣餓死了。
與其橫豎都是個死,倒不如拼了算了。哪怕是魚死網破,哪怕是拼光整個朝鮮,也要跟滿清決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