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就在眼前,以大明王朝目前的勢力,收拾小小的建奴,那是手拿把掐。
其實畢懋康提出的辦法,是燧發槍發展時期的必然結果。使用浸蘸油脂的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這種方法極其便捷。
更重要的,這么做發揮了燧發槍最大的優勢。自燧發槍誕生以來,這種武器在歷史上存在了上百年。可見,這武器有多厲害。
在戰場上,這種燧發槍對于滿清的騎兵,是有著壓倒性優勢的。滿清縱橫天下的騎兵,在大明火器的壓制下,早已沒有了任何優勢可。
要知道,這冷兵器時代來說,滿清騎兵可以說是冷兵器巔峰。可在熱兵器面前,任何厲害的冷兵器都已經走到了末路。
朱興明知道,大明出征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很可能就會征服滿清。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滿清的勢力還是不容小覷。尤其是黃臺吉留下的八旗,其戰斗力猶在。
大明剛從亡國之禍中走出來,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此時匆匆出征,實際上是并不妥當的。
哪怕如果再給朱興明三年時間,他就能將大明打造成一支所向披靡的鐵血部隊。可現實從來不會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想要徹底的征服滿清,其實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其難度,要比平寇困難的多。
這也合乎情理,說白了這流寇畢竟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滿清,則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且戰斗力強悍至極。
朱興明倒不是擔心別的,而是這次出征實在過于散亂。幸虧這不是外敵入侵大明,都這后果不堪設想。
朱興明也嘗到了廠衛治貪的惡果,雖然懲治貪官的成效顯著,可后遺癥也是嚴重的。
盛世之下這么治貪的效果沒錯,可生逢亂世再這么做,就有點兇險了。
同樣,乾清宮的崇禎皇帝最近也有點不正常。他似乎是魔怔了一般,看著眼前的桌子上的奏疏,崇禎皇帝陷入了沉思。
垂手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也是倍覺意外。崇禎皇帝從來都不這樣的,怎么突然就多愁善感起來了。
“皇爺,您還是休息休息吧。”王承恩小心的提醒著。
崇禎皇帝不答,依舊在那里發呆。似乎是禪定了一般,對周遭的一切不聞不問。
當下王承恩也就不好再打擾,可是過了半響,崇禎皇帝依舊是還是在那里發呆。
這就令人意外了,眼看著桌子旁邊的蠟燭在一點點的燃燒著。似乎要燒到了盡頭的時候,崇禎皇帝依舊坐在那里一動不動,繼續自己的發呆。
“皇爺。”王承恩又叫了一聲。
崇禎皇帝依舊是在發呆中,這讓王承恩愈發覺得不對勁:“皇爺,皇爺!”
王承恩的聲音提高了八度,甚至于崇禎皇帝依舊沒有任何反應。
這讓王承恩著實嚇了一跳,崇禎皇帝不會是,有毛病吧。